“擠牙膏式交社保”=只養老保險+不簽正式勞動合同+只補貼50%”
撰文/ 劉同 編輯/ 陳曉曉
“美團今天開始為騎手交社保了嗎?”自從今年2月,京東外賣宣佈給全職騎手繳納五險一金,美團跟進行業大趨勢、宣佈將“逐步為全職及穩定兼職騎手繳納社保”後,就一直有熱心網友在公眾平台跟進落地狀況,提醒美團別忘了社保一事。
“千呼萬喚始出來”,4月3日,美團終於在“美團Meituan”公眾號上宣佈美團為騎手補貼養老保險,即日起開始試點。這是美團騎手社保的最新進展,不過,結果卻讓網友和騎手落差較大、頗為失望,直呼“槽點過多”“五險不交全,範圍僅試點”:
據悉,美團為騎手補貼養老保險,即日起開始試點,首批試點在福建泉州、江蘇南通兩城區開啟,向區域內全部騎手開放,後續逐步覆蓋至全國。同時,根據靈活就業人員參保政策,本次試點方案為:對當月收入達到就業地相關繳費基數下限,且近6個月有3個月滿足該條件的騎手,美團以相關繳費基數為基準,補貼50%的費用。
首批試點僅在福建泉州、江蘇南通兩城區開啟,試點覆蓋人群有限、而美團為騎手也只補貼養老保險,保障嚴重縮水……這自然不為網友買帳,指責美團“用最小成本表演社會責任”“我就說美團咋可能這麼好心給騎手交社保,美團的社保=只養老保險+不簽正式勞動合同+只補貼50%”,暴露出平台經濟對勞動者權益的敷衍態度。
那麼,美團補貼為何引發眾多不滿?究竟有哪些雷點?結合網友集中吐槽點和業內人士分析,我們總結了此次“表演式補貼”的“最新槽點”。
首先,是不和騎手簽勞動合同,還是讓騎手個人去繳納靈活用工保險,美其名曰“基於國家已有的靈活就業人員參保政策,美團即日起啟動騎手養老保險試點,探索適合新就業群體靈活就業特點的養老保險方案。”
高喊“靈活就業”,實則靈活甩鍋,說白了,美團還是不認騎手是自己的員工,讓網友發出靈魂拷問“這和騎手自己交有啥區別”“像極了不負責任的渣男”,並玩梗“外包恒久遠,一單永流傳”。
其次,是“五險不交全”,撒胡椒面式補貼,且就算是僅有養老保險,也只補貼50%,力度過於微弱。
社保,常被概括為“五險一金”,即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及住房公積金。而美團僅對養老保險進行補貼,對醫療、失業等更迫切的保障閉口不談,有網友銳評:“五險變養老保險,活久見,這都能縮水,美團有自己的‘拼好飯’版社保”。
反觀其他玩家,京東外賣給騎手繳納的,可是完完全全的五險一金,且五險一金中所有成本都承擔,不像美團缺斤少兩,而且就算養老保險,美團也只給騎手補貼50%。
50%是什麼概念?以美團自己舉的例子為示例:“泉州市靈活就業人員參加養老保險的最低月繳費基數為4433元,按繳費比例20%計算金額為886.6元,騎手可獲得443.3元的美團現金補貼。南通市最低月繳費基數為4879元,繳費金額為975.8元,騎手可獲得487.9元的美團現金補貼。”
事實上,美團就算只給騎手交養老保險也該給騎手交886元,但美團只給交443元,其實倒欠騎手443元,讓人感慨,“數學奇跡”照進現實。而在宣傳上,美團卻宣傳出了做慈善的氣勢,良心五折,套路翻倍。
看著是50%補貼,其實偷換概念,美團該交的沒交,應該欠社保、欠員工總數超過100%,所謂補50%,其實是反而是欠員工50%。
第三,是覆蓋面過於狹窄,試點地“精挑細選”後落地兩城,全國騎手保障遙遙無期。
此前,王興曾在全員信中披露,2023年,美團平臺入駐的騎手一共有745萬人,其中400多萬是美團專送的騎手,剩下的是眾包騎手。而試點僅覆蓋兩城名騎手,相較美團全國數百萬騎手大軍不過是九牛一毛。
此次將養老保險納入試點,雖看似是對騎手權益的進一步關注,但相較於騎手群體龐大的數量和複雜的需求,這些舉措仍顯得杯水車薪。
第四,試點方案欠考慮、脫離現實,不接地氣,“花拳繡腿”招式過多,具體落地難度大。
美團雖提出了“無前置資格限制、無參保地點限制、無時長單量限制、無跑單類型限制”四大原則,看似為騎手群體打開了參保大門,但細究之下,這些原則在實際操作中可能面臨諸多挑戰。
比如,美團指出“按照相關政策規定,騎手可以靈活就業人員個人身份自願參與繳納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雖看似尊重了騎手的靈活性,但也可能導致大量騎手因收入不穩定而選擇不參保,使得這一政策最終淪為紙上談兵。
再比如,自主選擇參保地雖增加了靈活性,卻也可能導致社保管理的混亂,騎手在不同地區參保繳費,未來養老金領取、社保關係轉移接續等問題將更為複雜。
允許騎手在戶籍地參保看似人性化,實則迴避了工作地參保的法定責任。騎手若選擇戶籍地參保,意味著脫離工作地社保體系,醫療、工傷等保障將嚴重削弱。這種設計既規避了屬地管理責任,又將養老壓力轉嫁至騎手原籍地,與社保屬地化管理原則背道而馳——即在社會保險繳納過程中,遵循工作地或居住地等具體地域的管理規定進行繳納。
靈活就業者社保的連續性、跨地區銜接等問題尚未完全破解,而“近6個月3個月收入達標”等門檻,可能將部分收入波動較大的騎手排除在外。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反觀同行,不僅是所有騎手,而繳納的也是真金白銀的五險一金:
拿剛入局外賣行業的京東來說,雖是新玩家,卻能領跑整個外賣,快遞行業,是行業首個與全職騎手直接簽署勞動合同、繳納五險一金並承擔所有成本的平臺,讓網友直呼“打老玩家的臉”。對比下來,目前京東已與超10000名全職騎手簽署正式勞動合同,正逐步落實五險一金的繳納工作。並且外賣全職騎手繳納五險一金的所有成本,包含個人所需繳納部分,全部由京東承擔,確保騎手現金收入絕不會因為繳納五險一金而減少,此項舉措包含現有騎手和新加入的騎手。
對比之下,很難不讓美團汗流浹背了。
為什麼說在當下,為騎手全面繳納社保亟需提上日程?
一方面,外賣騎手作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長期面臨社會保障不足的問題。由於平臺用工形式複雜,騎手與平台的勞動關係模糊,導致工傷保險、養老保險等基礎保障缺失。而繳納社保能有效解決騎手在意外傷害、疾病或養老時的經濟風險,減少其“用生命換生計”的困境。
同時,2021年,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部門《關於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企業要引導和支援不完全符合確立勞動關係情形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根據自身情況參加相應的社會保險,政策推動下,平台跟進水到渠成。
換句話說,職業傷害險是人社部要求平臺企業繳納的,所有外賣平臺都在執行,應該是行業基操,做到了是應該的,做不到應處於眾矢之的。美團卻拿來當“騎手關懷”宣傳,故意混淆政策強制保障和企業自願福利的區別,移花接木,用最小的成本換取“輿論緩衝帶”,就像飯店炫耀“提供消毒餐具”一樣可笑,騎手要的是完整保障,不是這種政策底線。
再往深處剖析,為騎手繳納社保,本質上是從“資本逐利”向“以人為本”的轉型。這種責任擔當不僅體現了對勞動者生命權、發展權的尊重,也是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實現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雙贏的必由之路。
而美團並非沒有這一實力,實現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的兩全。前不久,美團最新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收入3375.92億元同比增22%,經營溢利增174.6%至368.45億元。營收大步躍進,卻僅願在騎手養老保障上小步慢跑,這形成鮮明對比和形成刺眼反差:
畢竟,此前據美團宣傳,近年來,其在有關部門指導下召開了421場騎手懇談會,傾聽騎手聲音,持續改進演算法,落實權益保障。如今,難免不讓人質疑“雷聲大雨點小”:“421場懇談會,就談出個這?”也有網友認為,這一看似積極的嘗試,實則可能只是企業面對輿論壓力的一次策略性公關,其實際效果與長遠影響仍有待觀察。
有業內人士指出,美團作為平台經濟領軍企業,在享受騎手勞動力紅利的同時,對騎手社保問題的解決卻顯得過於緩慢和保守,難以真正體現企業的社會責任擔當。
一言以蔽之,騎手保障不能“撒胡椒面、擠牙膏”式提供,誠意不足的“半塊蛋糕”必將遭到行業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