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本篇文章2054字元,閱讀大約需要8分鐘。
本週,聯通eSIM頁面流出了iPhone的辦理頁面。
當然,頁面本身顯然處於內測階段,很多元素都是直接沿用了iPad的eSIM辦理頁面:
無需實體卡:eSIM是直接嵌入設備中的,無需購買、插拔或更換實體SIM卡,啟動和切換運營商更加便捷。
遠端開通和切換:用戶可以通過軟體方式遠端下載運營商的配置檔,實現快速開通或更換運營商,無需前往營業廳或等待郵寄實體卡。
支援多重配置:部分設備支援存儲多個eSIM配置檔(如iPhone、Pixel等),用戶可以在多個運營商之間快速切換。相較於傳統多張實體SIM卡,eSIM用戶顯然可以直接在手機上切換需要的SIM卡。
跨國使用方便:旅行時可直接在線購買並啟動當地運營商的eSIM套餐,無需更換實體SIM卡,減少國際漫遊費用。
節省空間:由於無需實體SIM卡槽,設備製造商可以設計更緊湊的設備,比如這次iPhone eSIM的可能推出,大部分觀點認為是為即將到來iPhone 17 Air服務。
更高的防塵防水性:去除物理SIM卡槽後,設備整體密封性增強,提高防塵防水能力。
更難被盜用:eSIM綁定設備,不能像傳統SIM卡那樣被輕易取出或換卡盜用,降低被克隆或濫用的風險。
遠端管理能力:如果設備丟失或被盜,可以遠端禁用或擦除eSIM,保護使用者資訊安全。
適用於物聯網設備:eSIM可以廣泛用於智慧手錶、汽車、無人機等設備,使其能夠無縫接入網路,而無需更換物理SIM卡。目前很多5G Cpe運營方都採用了eSIM的設計。
簡化企業設備管理:企業可遠端為員工設備配置和管理網路連接,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維護成本。
雖然上述列舉了eSIM的很多優點,但是真正在國內落地,目前你能獲得什麼體驗呢?
注:以下僅為個人觀點。
作為一名普通聯通使用者,不管eSIM有多少好處,資費其實才是最實際最敏感的。
那麼單就中國聯通的資費來說,eSIM本身反而會增加本薇每個月的消費:
因為本薇目前使用的北京聯通2000M的融合套餐,資費每個月359元,屬於比較高的資費,因此該套餐可以免費辦理四張零元的副卡。比如本薇目前使用的iPad Pro 2021款是實體SIM卡設計,那麼本薇就可以享受這個零元副卡的福利。但是本薇的Apple Watch屬於是一號雙終端業務,雖然其本質也是副卡,共用主卡套餐的流量語音,但是就無法享受零元副卡的優惠。
所以就目前套餐設計,如果辦理eSIM套餐,本薇相較於實體SIM卡要多支付10元的月租。雖然看似不多,但既有福利享受不到還是挺難受的。
至於目前iPad上的eSIM套餐,聯通明確其中一種是副卡套餐,但因為本薇沒有相應的設備,無法明確其是否可以納入主卡的零元套餐中。
不過就iPad本身的eSIM流量套餐(包年套餐),本薇認為還是很划算的。
所以eSIM最終能否普及,其實資費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因素。
本薇的Apple Watch 7雖然買的是蜂窩版,但很遺憾的是,Apple Watch上面的蜂窩網路從購買起基本就屬於閑置狀態。今天為了寫這篇文章,本薇還特意重新辦了一遍Apple Watch的eSIM業務。
整個辦理流程還是很順暢的,eSIM基本資訊(IMEI等)系統可以自動獲取,所以使用者只需要填寫個人資訊和一條驗證碼即可辦理成功。整個過程只需要幾分鐘的時間,比線下去營業廳開通實體SIM卡肯定是要方便的多。
但很遺憾,雖然辦理流程很簡單,進度跑到了100%,但關閉辦理頁面后,本薇的Apple Watch並沒有接收到相應的eSIM數據,也就意味著開通失敗了。而且Apple Watch還不支援重新下載卡數據。
於是只能退訂重新辦理,但重新辦理又會告知你每個設備號當天只能開通一次,想要重新開通還需要再等到第二天。
當然,這些限制應該也有基於通信安全的考量,但是整體辦理體驗還是不是很好,希望運營商接下來還能繼續優化。
目前eSIM辦理國內實際上只有中國聯通這一家運營商在積極推動,所以目前已經推出的iPad eSIM套餐也只有中國聯通一家。如果你是另外兩家運營商的客戶,要不你需要在iPad上辦理獨立的中國聯通套餐,要不就只能選擇攜號轉網的聯通才能辦理副卡共用主卡套餐。
因此eSIM目前更大的意義在於,如果你要帶著iPhone或者iPad出國旅遊或者留學等,你可以很輕鬆的直接購買或切換當地的運營商,在語言不通的環境下,相較於傳統落地購買實體SIM卡的方式,可以節約非常大的精力。
當然,需要額外注意的一點是,目前只有國行iPad支援中國聯通eSIM套餐,如果使用外版iPad是無法使用國內套餐的。也就是說,國行iPad其實才是支援eSIM套餐最多的版本🤣,畢竟在其他地區發售的iPad版本都不支援國行eSIM套餐。
總的來說,如果今年9月份發佈的iPhone17真的能支持中國聯通的eSIM,那確實是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本薇對此絕對持歡迎態度。畢竟從長遠來看,eSIM帶來的便利性確實是實體SIM卡無法比擬的。當然,從當前形式來看,中國距離eSIM普及還有非常長的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