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後半生》劇情“炸裂”,二婚的沈卓然,不僅會做飯還懂愛情
更新于:2025-04-05 13:40:05

一個經濟實力相對小康的家庭,一個老年喪偶的退休教授,引發了一場關於高級知識份子男性在面對愛情觀、婚姻觀與家庭觀的討論。

像沈卓然這樣的老年人真實存在於現實生活嗎?像沈卓然這樣的二婚前後反差巨大的男人在現實生活中真實存在嗎?

作為兒媳婦的劉麗娜,在看到自己公公當著自己面與連姨旁若無人的秀恩愛,看到朋友圈裡公公那張幫連姨吸吮手指鮮血的照片後,她嫉妒了、她羨慕了,她因自己老公的直男表現產生了不滿情緒。

可這樣一個看似勇敢表達出老年人也有愛情的沈卓然,難道真如我們所看到的那樣,是一個正面且值得被效仿的男人嗎?

在兒媳婦的眼中,公公與連姨的結合,不再是老年人為了相互照顧的搭夥作伴,而是蘊含了中年夫妻早已丟失愛情的幸福婚姻生活。

雖然自己老公起早貪黑承擔起了養家的重擔,可與此同時,她與丈夫之間早已經失去了談戀愛時的花前月下、你儂我儂。

也許劉麗娜說的沒有錯,公公現在的主要任務是養生,更是在勇敢找回那些曾經失去幾十年的愛情。

可這樣的公公真是一個好老公嗎?這樣的父親真是一個好男人嗎?這樣的沈卓然,真是一個值得兒媳婦劉麗娜羨慕的“別人的丈夫”嗎?

因為遇到了連姨,曾經那個因為痛失婆婆而鬱鬱寡歡的公公,宛如枯木逢春般的“活”了過來。

公公與連姨之間的恩愛程度,不僅讓兒媳婦羨慕,更有可能讓許多中年夫妻羨慕與汗顏,因為這才是婚姻該有的樣子,這才是愛情該有的樣子。

可從劉麗娜跟老公抱怨的只言片語中,我敏銳察覺到了一絲不對與問題。

只有此時這個遇到連姨的公公,才是真正讓作為兒媳婦的劉麗娜羨慕的;也只有此時這個遇到連姨的公公,才是第一次表現出老年人也能秀出讓人羨慕愛情的。

那麼現在的這個公公、現在的這個沈卓然,還是曾經那個與前妻相濡以沫的公公嗎?還是那個在學術上有所見地到可以退休后還能到處演講的大學教授嗎?

或許並不是,或許由張國立所飾演的這個沈卓然,從本質上來說跟從沒有展現在我們面前的那個沈卓然,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

如果婆婆在世的公公已經將秀恩愛當作日常在做,那麼今天當兒媳婦看到公公與連姨之間的愛情,就不會對自己老公說出那樣一番不滿的言詞。

如果婆婆在世時的公公,已經因為愛情嘗試著學習做飯與買菜子,那麼今天看到如此巨大轉變的公公,作為兒媳婦與親家母就不會產生如此巨大的反應與驚訝。

由此可見,劉麗娜眼中那個婆婆還在世的公公,是一個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高貴之人”,是一個十指不沾陽春水的“事業型男人”。

劉麗娜眼中曾經的公公,是一個將家庭當作“酒店”的傳統男人,是一個將回家后大把時間放在書房中的男人,是一個從來沒有與婆婆表現出所謂愛情的男人。

可為何在婆婆離開一年之後,在公公遇到這連姨這個善解人意的護士長后,會讓這個老年男人產生如此巨大的轉變呢?

難道只是表面上的“老年人也應該擁有幸福的再婚生活”,只是劇中想要表達的“老年人再婚不只是找個搭夥過日的伴”這麼簡單與直接嗎?

當我們理順所有這些關於沈卓然其人的前後反差后,當我們用一種多少有些“惡意”的心態,去揣摩沈卓然這個年近70歲的老年人時。

就會發現一個問題,一個多少有些“抹黑”男性或老男人的問題,一個多少有些針對“高知分子”有些不太公平的問題。

當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已然成為習慣時,或許有些人會因為某些原因在一夜之間做出改變,但種原因絕不應該是因為愛情,特別是發生在老年人身上的愛情。

如果這樣一種理由或原因能夠成立,那麼該如何解釋沈卓然與他前妻之間的愛情與親情呢?

與前妻生活了一輩子的沈卓然,從來沒有因為愛情做出任何的改變,對於他來說直到前妻離開前的最後一刻,她為他所做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

可當沈卓然遇到護士長后,似乎他的人生被按下了重啟鍵,似乎他開啟了年輕男生追女孩時所能表達與做到的一切模式。

這樣一種人物上的設定,看似是在表達或探討老年人的愛情觀與社會包容性等問題,但卻將曾經照顧了沈卓然的前妻推下了萬丈深淵。

如果劉麗娜的婆婆在天有靈,如果沈卓然前妻看到自己丈夫為護士長所做出的改變,那麼她這輩子為他所付出的一切又算是什麼呢?

為什麼沈卓然這樣一個男人,從來沒有向自己表達出過如此強烈的愛情?為什麼從來沒有為自己做一碗“520麵條”?為什麼從來沒有為自己跑到菜市場買菜?

為什麼這個被兒媳婦羨慕的公公,會在二婚之後,成為一個讓兒媳婦羨慕到流口水的“別人的老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