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見不如一聞!HIFIMAN ANANDA NANO,音樂愛好者的夢中情耳
更新于:2025-04-04 13:09:18

對於音樂愛好者來說,追求極致音質就像是一場永不停歇的朝聖之旅。每一段旋律,每一個音符,都承載著我們對音樂的熱愛與執著。而對於喜歡用耳機聽音樂的朋友而言,一款出色的耳機,無疑是我們通往音樂殿堂的鑰匙。

在眾多耳機品牌中,HIFIMAN是音樂愛好者津津樂道的一個名字。旗下的平板振膜耳機是許多音樂愛好者的音樂愛好者的 “夢中情耳”。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HIFIMAN ANANDA NANO 納米振膜開放式平板振膜頭戴式 hifi 音樂耳機的深度體驗。

它以其卓越的音質表現、精湛的工藝設計和舒適的佩戴體驗,讓每一位聆聽者耳朵都被音樂開光了,暢享著音樂的魅力與力量。

一、為什麼選擇它

首先是基於品牌和產品的定位。

HIFIMAN海菲曼這個名字,在音訊領域可謂是如雷貫耳。自創立以來,HIFIMAN 始終秉持著 “革新聽覺的藝術” 的理念,致力於為全球音樂愛好者帶來最頂級的音訊體驗 ,已然成為了高端音訊領域的 “領頭羊”。

HIFIMAN海菲曼是平板耳機復興運動的領導者,旗下高端產品中劃時代地使用了先進的納米技術,使得耳機頻響範圍達到驚人的6Hz - 55kHz,補齊了動圈揚聲器頻響狹窄、相位失真大的短板,整體技術達到國際頂尖水準。

而 ANANDA NANO 作為 HIFIMAN 旗下的明星產品,更是傳承了品牌的優秀基因,以容易驅動、超高解析和出色音質著稱。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深入瞭解這款耳機的獨特魅力。

二、ANANDA NANO 初印象:顏值與舒適並存

初見 ANANDA NANO,它就像一件精心雕琢的藝術品,散發著獨特的魅力。耳機整體採用了黑色與銀色的經典搭配,沉穩中透著時尚,簡約中彰顯不凡。

耳杯部分的設計別具匠心,金屬材質打造而成的百葉窗格柵質感非常棒,顏值也是相當高。不僅賦予了耳機極高的辨識度,更有著重要的聲學作用。它能夠有效降低聲波不必要的反射,讓聲音更純凈更通透更完整,彷彿為你打開了一扇通往音樂純凈世界的大門 。

非對稱式的耳杯結構能夠完美貼合人耳和人臉的輪廓,就像為你的耳朵量身定製的舒適港灣。 ANANDA NANO耳杯尺寸較大,能夠完全包裹住耳朵,即使是長時間佩戴,也不會感到絲毫壓迫。

耳罩採用了外圈包皮、接觸面織物的複合面料設計,透氣又舒適。直接接觸皮膚的部分為網布材質,透氣性極佳,即使在炎熱的夏天,也能讓你的耳朵保持清爽;外側則為皮革材質,氣密性和耐用性出色,不用擔心耳罩會輕易磨損 。

頭梁部分同樣亮點十足。它採用了混合結構設計,上層黑色的金屬支架,為耳機提供了穩定可靠的支撐,彷彿堅固的脊樑;下層寬大的黑色仿皮革頭帶,柔軟親膚,能夠巧妙地分散耳機重量帶來的壓強,帶來更舒適的體感 。

ANANDA NANO 的重量僅為 419 克,在平板振膜頭戴式耳機中屬於比較輕盈的。當你將它戴在頭上,幾乎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仿佛與你的身體融為一體。即使長時間聆聽音樂,也不會有任何負重感或壓迫感,讓你可以盡情沉浸在音樂的海洋中,享受每一個美妙的音符 。

頭梁兩側還配備了伸縮式調節裝置,可以根據不同用戶的頭型自由調節長度,無論是大頭圍還是小頭圍的朋友,都能找到最舒適的佩戴方式 。拉伸的阻尼適中,可以隨意停在想要的位置。

三、核心技術大揭秘:納米振膜 + 隱形磁體

ANANDA NANO有多強大,從它的頻響範圍就可見一斑,達到驚人的5Hz-55kHz! 之所以能擁有如此出色的音質表現,離不開其背後的兩項核心技術 —— 納米振膜和隱形磁體 。

納米振膜技術,是 HIFIMAN 的一大技術王牌,被廣泛應用於旗下眾多高端耳機產品中。它採用了厚度接近納米級別的超薄振膜,這種振膜具有品質極輕、強度極高的特點 。當聲音信號傳入時,納米振膜能夠迅速做出回應,快速而精準地還原每一個聲音細節。

與傳統振膜相比,納米振膜的失真率極低,能夠最大程度地還原音樂的本真,讓你聽到的每一個音符都純淨無暇,彷彿藝術家就在你耳邊演奏 ,如同晨光般清澈通透!

而隱形磁體技術同樣不容小覷,它是 HIFIMAN 專門為旗艦級耳機 SUSVARA 研發的黑科技,如今也應用在了 ANANDA NANO 上 。傳統平板耳機的磁路設計,容易在聲波傳播過程中產生反射和衍射,從而影響音質的純凈度和準確性 。而隱形磁體技術通過獨特的設計,優化了磁鐵縫隙間的空氣湍流與反射,使磁體在聲波面前幾乎隱形,大大降低了對聲音的干擾 。這樣一來,聲音在傳播過程中能夠保持更加純粹的波形,減少了失真和音染,讓你聽到的音樂更加真實、自然,仿佛置身於音樂現場,感受著每一種樂器的獨特魅力和演奏者的情感表達 。

納米振膜和隱形磁體技術的完美結合,就像是一對默契十足的搭檔,共同為 ANANDA NANO 打造出了超凡的音質表現 。納米振膜負責精準地還原聲音細節,展現音樂的豐富層次;隱形磁體則為聲音保駕護航,確保其純凈度和真實性 。兩者相輔相成,讓 ANANDA NANO 在音質方面超越了許多同價位的耳機,成為了音樂愛好者們追求極致音質的不二之選 。

ANANDA NANO採用左右耳機分開雙介面的設計,左右耳塞各有一個介面。這樣的設計不僅可以減少頭樑的厚度,也方便用戶更換線材體驗更多的玩法。

90度彎頭設計的組合耳機插頭使用也是非常方便,不管是3.5mm還是6.5mm介面的設備都可以輕鬆連接。

四、音質表現:一場音樂的 “盛宴”

音質,無疑是耳機的靈魂所在。當你戴上 ANANDA NANO,按下播放鍵的那一刻,就彷彿開啟了一場震撼心靈的音樂盛宴。

ANANDA NANO的阻抗14歐,靈敏度為94dB,只要不是太差的手機都可以驅動。要是再配上一根小尾巴,就可以讓ANANDA NANO釋放出大部分的功力。

樓主用山靈的H2便攜解碼一體機和馬蘭士的CD6007CD機來分別體驗ANANDA NANO。

先來一首192kHz/24bit碼率的經典老歌,來自蔡琴的《渡口》。

一開聲就被驚呆了!

ANANDA NANO的解析力非常高,結像精準,聲場寬廣,鬆弛有度,聲音密度較高,定位感相當準確,分離度好,瞬態乾淨俐落,動態十足,聲底乾淨,聲音絲滑細膩動聽。三頻表現也相當均衡。讓樓主想到了在桌面上使用的真力G3,聲音乾淨清澈透明但卻更有溫度,更加耐聽。

低頻是聲音的基調,對氛圍感烘托相當的重要。ANANDA NANO速度很快沒有絲毫的拖泥帶水,下潛深度和量感適中,圓潤有彈性,不會過多讓人受不了。整體感覺非常乾淨。這個和百葉窗設計加成是分不開的。

中頻方面也是相當的蓬鬆,密度出色,情感表達到位,齒音不明顯。蔡琴的聲音表現得絲絲入扣。

高頻方面就更加出色了,非常細膩通透,延伸出色,就像風一樣的顏色。樂器的泛音表現出色,現場感極強!

音樂聲和人聲的分離度也是相當到位,聲場開闊,各種樂器的細節很多,聲音也是相當的細膩,非常抓耳朵。

又試了一首7and 5的電音,ANANDA NANO 同樣表現出色,複雜的電子音效被清晰地分離出來,每一個合成器的聲音、每一個節奏的變化都層次分明,不會有絲毫的混亂,讓你充分感受到電子音樂的獨特魅力 。

再將目光投向古典音樂的領域,聆聽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ANANDA NANO 的表現堪稱驚豔。弦樂部分,小提琴的聲音明亮而富有光澤,高音區的演奏激昂有力,彷彿能看到演奏者激情澎湃地拉動琴弦;中低音區則醇厚深沉,充滿了情感的張力。

木管樂器的聲音清脆靈動,長笛的悠揚、單簧管的柔和,都被 ANANDA NANO 精準地呈現出來。整首交響曲的聲場寬闊,樂器的定位精準,你能清晰地分辨出不同樂器在舞臺上的位置,仿佛置身於音樂廳的最佳觀賞位置,親眼目睹著一場盛大的交響音樂會 。

接下來連上馬蘭士CD機的耳放再來體驗一次經典的《渡口》。ANANDA NANO隨機配的耳機線將近3米長,在客廳連接器材使用也挺合適,換上平衡線效果應該更好。

雖然CD的碼率只有44.1kHz/16bit,但是聲音聽起來比數播要更厚更暖一些,低頻表現比其山靈的數播更好了。這個應該是和CD耳放線路設計和推力有關。不過這個聲音已經相當的震撼了,瞬間有種戴上耳機把所有CD重溫一遍的衝動,這個聲音表現真的是大愛啊!

如果換上更專業的耳放聲音表現應該會更好!比如配合海菲曼自家的EF500一體機或者小夜曲,更強勁的推力可以讓耳機發揮全部的實力,那真是耳朵的饕餮盛宴!

五、總結

經過這幾天不同曲風的音樂試聽,ANANDA NANO 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也顛覆了我之前對頭戴耳機的看法。在保證聲音質量的同時,海菲曼把ANANDA NANO的驅動成本也是明顯的拉低,讓使用者不必在前端花費太多的投入就可以獲得相當不錯的聲音。

總體來說,ANANDA NANO 是一種三頻均衡,雜食性很強的風格。不論是人聲流行、電子、古典均有不錯的表現。

它的解析力非常高,低頻適中,圓潤彈性佳,富有彈性,下潛夠深;中頻蓬鬆,密度很高;高頻細膩,延伸出色。

同時聲場效果也非常出色,開放式的設計讓聲音更加自然、開闊,仿佛置身於一個廣闊的音樂空間中 。在聽一些大編製的音樂時,你能明顯感受到不同樂器之間的空間感和層次感,它們相互交織,卻又互不干擾,營造出一種身臨其境的聽感 。

如果你也在尋找一款不挑前端就能有好聲、識別度高的頭戴耳機,那麼海菲曼 ANANDA NANO是性價比極高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