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車主發聲!混動、增程、純電駕駛體驗與經濟性大對比
更新于:2025-03-25 22:59:58

作為一名汽車愛好者,身邊不少朋友都投身新能源汽車陣營,涵蓋混動、增程與純電三大類型。通過和他們交流以及親身體驗,我對這三種車型的駕駛體驗和經濟性有了深入瞭解,今天就給大家分享分享。

先講講駕駛體驗。開純電動車的朋友對其動力回應讚不絕口,就像我朋友的蔚來 ES6,市區超車輕鬆俐落,紅綠燈起步總是一馬當先,那種瞬間爆發的扭矩,讓駕駛充滿激情。車內靜谧性更是一絕,沒有發動機的轟鳴,仿佛置身安靜的私人空間,放著舒緩音樂,堵車也變得不那麼煩躁。不過,他也吐槽冬天續航打折厲害,原本四百多公里續航,到冬天可能只剩三百出頭。

我另一個開混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的同事,日常通勤純電模式綽綽有餘,車子起步安靜平穩,和純電車感覺相似。週末跑長途,發動機介入時,幾乎感覺不到切換,動力輸出持續穩定。他的比亞迪秦 PLUS DM-i 在高速上超車也不費勁,動力銜接很順暢。但相比純電車,混動車型發動機啟動后,還是會有一些噪音,特別是急加速時。

開增程式汽車的朋友說,市區駕駛完全是純電體驗,動力隨叫隨到。像他的問界 M5,駕駛感受和純電車無異,方向盤轉向精準,操控性好。但高速行駛時,增程器發電會帶來額外噪音,而且動力表現不如純電車和燃油車那麼直接。

再聊聊經濟性。從能耗來看,純電車無疑最省。我開純電車的朋友,晚上谷時充電,每公里成本也就幾分錢,要是家裡有充電樁,成本更低。而混動汽車,在純電模式下能耗也低,可一旦切換到燃油模式,按照當前油價,每公里成本大概在3 - 5毛錢。增程式汽車在市區純電行駛時成本低,可跑長途依賴增程器發電,油耗和同級別燃油車差不多,甚至在某些工況下更高。

保養成本方面,純電車結構簡單,沒有複雜的發動機系統,保養專案少,基本就是檢查電路、電池等,一年保養費用也就幾百塊。混動汽車因為有發動機和電機兩套系統,保養專案多,費用大概是純電車的兩倍。增程式汽車雖然發動機不直接參與驅動,但發動機和電池都需要保養,成本也不低。

保值率上,目前純電車保值率相對較低,因為技術更新快,電池衰減等因素,三年保值率大概在50% - 60%。混動汽車由於技術相對成熟,保值率稍高,大概在60% - 70%。增程式汽車市場認可度還在提升,保值率處於兩者之間。

總體而言,純電車駕駛體驗獨特,經濟性好,但續航和保值是短板;混動汽車駕駛體驗均衡,續航無憂,適合多場景出行;增程式汽車市區駕駛體驗佳,解決續航焦慮,但高速表現和經濟性有待提升。大家買車時,還是要結合自身需求和預算,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車型。

問界m5,駕駛新體驗
問界m5,駕駛新體驗
2025-03-25 23: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