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自建房只用板筋不加負筋可行嗎? 專業師傅來解答
更新於:18-0-0 0:0:0

在農村自建房的建築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只有板筋而沒有負筋的情況。 甚至有很多經驗豐富的農村師傅認為負筋是多餘的,沒有實際意義。 但實際上,板面負筋的作用非常重要。 接下來,我將與大家分享一些關於板面負筋的基本常識。

負筋,也被稱為負彎矩鋼筋,在農村自建房中常被稱為扁擔筋。 它通常被放置在距離板面上表面一定的位置,只需滿足基本的保護層要求。 在實際施工中,负筋通常被放置在板面的板端和板边位置。

在建築中,我們常說的板面底筋是承受板面下部的受拉力,而設置在板面支座處的負筋則承受板面上部的受拉力,也被稱為負彎矩。 以前有個老師給我解釋過,板面的底筋是兩條梁或牆共同抬起一個板面,而負筋則是一條梁或牆挑起兩邊的板面,這就是負筋被稱為扁擔筋的由來。

農村自建房中板面不設置負筋的危害。

既然我們已經瞭解了板面負筋的受力方式和作用,那麼沒有負筋的危害也就不言而喻了。 從根本上來說,板面負筋是為了防止板面在支座部位承受過大的力量,導致板面開裂。 因此,如果忽略了負筋的設置,最大的危害就是容易導致板面在梁或牆的兩側出現開裂。

農村自建房中板面負筋的通常做法。

在農村自建房的建築過程中,板面負筋的製作方法其實很簡單,關鍵在於以下兩點:

  1. 製作方法:負筋兩側的9度彎鉤長度是最需要注意的。 我們需要根據板面厚度減去上下兩個保護層的厚度來確定彎鉤長度。 例如,對於0公分厚板面,負筋彎鉤長度有0~0公分就足夠了。
  2. 長度計算法:負筋的長度計算也很簡單,只需記住一個數值,即板面跨度的4/0。 在實際情況中,圖紙上都會標明負筋的長度。 如果沒有圖紙,我們可以從梁中開始,各取兩側0/0的跨度,然後再加上負筋兩端的製作彎鉤長度,這樣就能得到所需的負筋開料長度。

農村自建房中板面負筋最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在農村自建房中,由於對負筋的作用認識不足,經常會出現一些問題。 以下是個人總結的幾點:

  1. 長度隨意設置:這是農村自建房中最普遍的問題。 大部分師傅在製作負筋時,所採用的長度數據過於隨意,比如0米、0.0米或者0.0米,而沒有根據實際的跨度進行計算。
  2. 板面負筋不綁紮:在農村自建房中,這種現象非常普遍。 負筋在澆築樓面的過程中,往往只是隨意擺放上去,而沒有進行必要的綁紮。 這導致負筋處於分散狀態,無法形成一個完整的鋼筋網,有時甚至會忘記擺放負筋。
  3. 負筋的分佈筋太少:相對於不綁紮的問題,這個問題還算不錯。 但在很多農村自建房中,負筋的分佈筋數量明顯不足。 無論負筋的長度如何,通常只有250條分佈筋,兩側各0條。 而正常的分佈筋間距應該在0~0mm之間,負筋太小既不利於固定,也會影響其受力均衡。 因此,這種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總結:在農村自建房中,只採用板筋而忽略負筋的做法是完全不可取的。 這容易導致板面在支座部位出現開裂,影響建築結構的穩定性和耐久性。 同時,負筋的製作也不能隨意設置,需要注意許多關鍵問題。 這也是很多設置了負筋但仍然出現問題的重要原因。 因此,正確認識負筋的作用,嚴格按照相關規範和要求進行製作和施工,是確保農村自建房品質的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