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廣州車展的喧囂中,樂道汽車總裁艾鐵成曾滿懷信心地宣佈,樂道L60將在1月交付1.5萬輛,3月衝刺2萬輛。然而,進入2025年,這款被蔚來寄予厚望的車型卻遭遇了銷量上的滑鐵盧。數據顯示,2025年1月,樂道L60僅交付5912輛,環比暴跌43.8%,2月更是進一步縮水至4049輛,環比再降31.6%。
作為蔚來“規模盈利”戰略的關鍵一環,樂道L60的表現無疑給李斌的“44萬年銷目標”潑了一盆冷水。回顧2024年9月上市首日,樂道L60曾一度因伺服器擁擠而備受關注,李斌更是親自拍攝短視頻,宣稱“訂單爆了”,門店試駕排隊超2小時、首周訂單破3萬等傳聞不絕於耳。然而,這些熱鬧背後的數據卻並未能轉化為持續的銷量。
事實上,從上市首月交付832輛開始,樂道L60的銷量就一直在低位徘徊,直至12月才勉強破萬。而進入2025年,其銷量更是如同過山車般俯衝,與同期小鵬MONA M03持續破1.5萬輛的業績形成了鮮明對比。尤為諷刺的是,儘管樂道L60的起售價看似具備性價比優勢,但實際成交均價卻比小鵬MONA M03高出近5萬元,使得其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定位中逐漸失去了市場的關注。
樂道L60引以為傲的“換電優勢”也並未能如願轉化為銷量。儘管蔚來在全國擁有3140座換電站,但其中只有一部分向樂道L60開放,且因電池規格差異導致充電效率低下,這一度成為用戶體驗的絆腳石。銷售終端的反饋也頗為慘澹,一位北京樂道銷售人員透露,上市首月單店還能賣出16台,如今月均銷量已降至5-7台,部分銷售人員甚至已連續兩月未能完成4台的保底指標。
樂道L60的困局,從其誕生之初便已埋下伏筆。作為蔚來下探主流市場的首款車型,樂道L60既要與主品牌保持技術協同,又需避免衝擊蔚來30萬+的高端定位。這種“既要又要”的矛盾,使得L60在產品定義上陷入了兩難境地。更令人擔憂的是,其銷售體系也出現了失控現象。有媒體報導稱,樂道部分銷售人員利用員工購車折扣牟利,這種幕後交易雖然遭公司嚴查,但已對品牌形象造成了不可逆的傷害。
外部環境方面,樂道L60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在20-30萬純電SUV市場,隨著新能源車的不斷湧現,競爭愈發激烈。招銀國際數據顯示,2025年將有超140款新能源車上市,其中20-30萬區間佔比高達45%。作為一款家用SUV,樂道L60的整體競爭力在當下內捲嚴重的市場環境下略顯不足。
與此同時,蔚來主品牌也陷入了銷量下滑的困境。2025年1月,蔚來主品牌銷量環比下跌,儘管2月有所回升,但仍不及2024年月均1.5萬輛的水準。蔚來還被曝出“取消年終獎”“裁員50%”等傳聞,儘管官方緊急闢謠,但這些負面資訊仍對員工士氣造成了不小的打擊。在內部會議上,李斌連用多個“很核心”強調銷量提升的緊迫性,並立下2025年第四季度單季度盈利的軍令狀。然而,現實卻遠比口號殘酷。
樂道L60的挫敗,本質上反映了新勢力在面對市場全面衝擊時,自有產品的適應性危機。當特斯拉、小米等企業用軟體定義汽車重塑行業規則,傳統車企以油電同價發起反攻時,樂道卻仍在沿用發傳單、員工內購等傳統手段進行市場拓展。這種錯配凸顯出組織敏捷性的缺失,使得樂道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逐漸失去了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