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新德里舉行的第46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我國申報的巴丹吉林沙漠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說起沙漠,就會讓人想到黃沙漫天、荒無人煙的惡劣環境。然而,巴丹吉林沙漠卻與眾不同,簡單說來,至少存在五大“怪現象”。
1. 沙山之謎:
巴丹吉林沙漠中的沙山,如必魯圖峰,以其高達500多米的相對高度,被譽為“沙漠珠峰”。這些沙山的成因至今仍是科學界的爭論焦點,有的認為是風力堆積,有的則認為是沙化后的丘陵地貌。這些沙山的存在,是沙漠中最令人震撼的自然雕塑。
2. 鳴沙之音:
在巴丹吉林沙漠,沙丘在特定條件下能發出奇妙的聲音,被稱為“世界鳴沙王國”。這些聲音或如絲竹管弦,或如雷鳴般震撼人心。沙丘上的沙子為什麼會“鳴叫”,至今科學界尚未有統一的解釋,這一自然現象增添了沙漠的神秘色彩。
3. 湖泊之奇:
在看似荒蕪的巴丹吉林沙漠中,卻奇跡般地分佈著眾多湖泊,形成了“漠北江南”的獨特景觀。這些湖泊大小不一,形態各異,有的如鏡面般平靜,有的則碧波蕩漾。這些湖泊的水來自於地下水,是沙漠中的生命之源。
4. 神泉之源:
在巴丹吉林沙漠中,除了鹹水湖,還存在著幾個淡水湖。這些淡水湖的水源補給可能更加穩定且純凈,為沙漠中的生命提供了寶貴的淡水資源。這些淡水湖的存在,應歸功於汩汩清泉,它們日夜不停地向湖泊中注入清澈甘甜的淡水。
5. 怪石之林:
在巴丹吉林沙漠西北邊緣的戈壁中,分佈著許多各種形態的奇石,當地人稱之為“海森楚魯”。這些怪石林屬於典型的風蝕地貌,即由風力對地表岩土的破壞而形成的地貌。每當大風吹過,受石壁阻攔而導致風聲發生變化,音調高低不一,為怪石林增添渲染了神秘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