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86元。
如果你在一線城市上班,看到這樣的月薪,定然不屑一顧。
如果你在公司擔任管理職位,看到這樣的數位,也定然不以為然。
可如果把前置條件換成:
你生活在一個四線小城市。
做著最基層的簡單工作。
每天工作6—7個小時。
每年帶薪休假40—60天。
這樣的月薪,絕對可望不可及,不知道要把多少人羨慕住了。
這個數位,這樣的條件,也不是我憑空想像而來。
當它們被設置在胖東來的名字之下,一切似乎瞬間便合情合理了。
這兩天的“2025中國超市周”現場。
於東來一張表格,一組想都不敢想的數位,成功讓全國網友炸了。
今年1-2月份,胖東來基層員工收入,平均達到9886元。
這近萬的月薪。
不是和高層平均而來,而是扣完五險一金,繳過稅後,員工實實在在能拿到手裡的錢。
整個公司,最低的那份工資,都達到了8329塊。
愛“招人恨”的胖東來,亮出底牌,這次徹底不裝了。
再往上看。
班長,平均12000多。
處長,平均30000多。
店長,平均更是高達78000多。
你能想像,一個四線小城店長的月薪,能趕超絕大多數一線城市白領。
更能超過,一個同級城市普通白領“年薪”的一倍多。
再橫向看。
八個級別,2025年每一欄工資,相比2024年都有了大幅增長。
增加的當然不只是數位。
還有每一位員工臉上的笑顏,心中的幸福感。
“月薪三千就是小城市福報”的偽命題下。
胖東來,這次又不知道打了多少人的臉。
唯一讓廣大網友些許“釋懷”的一定是:
他們雖然工資高,但他們照樣存不住錢。
為什麼?
“因為他們假期也多啊”。
按理說,一個企業的薪資,尤其底層員工那一欄,老闆們都恨不得藏著掖著,生怕被別人看見。
為什麼於東來偏偏就敢把它拿到檯面上。
道理很簡單。
因為他有這個底氣。
因為他能知行合一,說到做到。
這也不是胖東來的第一次“反商業行為”。
比如去年,一句“員工不得靠父母買房”,胖東來瞬間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
有人笑於東來“何不食肉糜”。
有人斥他管得太寬。
有人罵他“越來越飄了。”
今天這張擺在明面的薪資表,終於讓無數嘲罵者,閉上了嘴巴。
敢說這樣的話,從來不是他飄了。
只是因為他有底氣,有讓員工靠自己為個人幸福買單的底氣。
不用接受父母的資助,拒絕員工啃老。
於東來只是用自己最直白的話語,最樸素的方式,表達著他內心最真實的想法,維護著每一位員工最基本的尊嚴。
去年一年銷售額170億,利潤8個億。
今年才剛過去不足3個月,再創新高,預計能達10億的凈利潤。
於東來凡爾賽,開玩笑愁著:
“10個億怎麼都花不完”。
其實,他早已想好了,這筆錢到底要怎麼花。
三分之一作發展,三分之一回饋社會,三分之一給員工。
這份看似簡單的分配哲學,有些人永遠學不會。
“把人當人看”的簡單道理,有些人也永遠悟不到。
當無數公司企業把“降本增效”,作為奮鬥目標,看看胖東來未來幾年要追求實現的目標:
每周工作時間36小時以內(讓996情何以堪)。
每週六閉店,員工和家人才能一起享受週末美好時光。
每年40至60天的休假,帶薪那種(另附10天不開心假)。
員工最低月到手純收入,保持在8000元以上。
這個時候,就不得不提,於老闆的那句霸氣語錄了:
“若員工到手工資不到4000,這個超市可以關了。”
當一些老闆想方設法各種剋扣工資福利時,看看胖東來為員工打造的“烏托邦”。
工作累了,有專門的員工休息區。
臥室,客廳,按摩椅,健身房,閱讀室……一應俱全。
這樣的班,我都不想下。
員工受辱了,有專門的委屈獎。
500—30000塊補償不等,一年能發出去幾十萬。
就問,這樣的福利,啥時候能全國推廣。
當一些公司,把996視為福報,把加班奉為企業文化時,看看於東來的“獨特”解讀。
加班,是佔用別人的成長機會。
是不道德,是無恥的。
人生除了掙錢,還有他們的生活,他們的享受,他們的娛樂。
當資本瘋狂壓榨剩餘價值時,胖東來正在創造人的價值。
正站在“人性”的基石上,努力改寫規則。
上個月,有個很火的視頻。
胖東來時代廣場門口,一位保潔阿姨,正蹲在地上,用鑷子把卡在墊子里的小石子,一個一個撿出來。
如果換成其他地方,這樣一幅畫面,必然被解讀成磨洋工。
只有在胖東來的話題下,完全變成另一個畫風:
“到手8000塊,我趴著撿都行。”
“一月8000掃不乾淨我晚上都睡不著覺”
你給員工吃草,他會變成一隻羊,你給員工吃肉,他能變成一匹狼。
可你給員工吃草,卻要他變成狼,那無疑是在耍流氓。
看到一個數據:
2025年剛過去的兩個月,胖東來集團流失了28人,人員流失率只有 0.33%。
而2024一整年,胖東來的流失人數,一共 171 人,流失率僅為 2.01%。
這低到離譜的離職率。
背後全是毫無怨言,死心塌地,也全是用心,用愛,用真誠,方能支撐起的行業“天花板”。
有位商業學老師說過這樣一句話:
“你給他5千,他干4千的活;
你給他6千,他盡量把活幹好;
你給他一萬,他幹不好,他都努力把活幹好。”
當這個數字不斷往上增加,增加的不只是一個籌碼,不只是一個員工的幹勁兒。
它還是在對一個人的勞動尊嚴,重新定價。
胖東來的成功也沒什麼特殊秘笈。
一個老闆對員工好,員工就會對顧客好,顧客也自然會對她好。
圍繞著人性的光芒,這個底層邏輯之上,良性迴圈一旦形成。
眼裡有光的,不僅是打工人,而是我們所有人。
可惜,胖東來的成功,最容易複製,也最不可能複製。
“小富靠勤,中富靠智,大富靠德。”
容易複製的,是模式。
不可複製的,是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