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億播放的背後:他用一隻“兔子”講透中國故事
更新于:2025-04-01 23:32:07

有這樣一部動畫,憑藉一隻“人狠話不多”的擬人化兔子和極具吸引力的劇情,常年佔據各大動漫榜單前列,在人民日報用戶端、B站等10餘個平臺播出,全網吸粉千萬,播放量破30億。

這部動畫用幽默詼諧的故事,創新地呈現了歷史,飽含樸素的愛國主義,甚至連共青團中央都屢屢下場“催更”。它就是用“笑中帶淚”方式創作的《那年那兔那些事兒》(以下簡稱“那兔”)系列動畫。在粉絲眼裡,“那兔用最潮的‘梗’講述歷史,用最炫的‘畫’引領時尚,用最‘燃’的情激勵青年。”

3月的一個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和《那兔》作者、漫畫家林超(筆名“逆光飛行”“麻蛇”),約在了成都玉林的一處社區咖啡店,聊了聊這部“國民動漫”的過往與當下。“非常幸運,自己創作出的作品,可以帶來積極的社會影響,引導大家嚮往光亮,我覺得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按照林超的話來說,他一直是個“中二的人”,夢想是打造一個“屬於那兔的宇宙”。“老實說,做我們這一行的,都是比較內斂,大家的熱情和才華都在創作中了,也很少這樣面對媒體和公眾。”

對這位喜歡在夜深人靜創作的“宅男”而言,“歷史雖然嚴肅,但作為一名創作者,我的任務首先是要讓大家有興趣、看得進去。如果總是苦哈哈的風格,大家看著也難受。我們希望一邊讓創作貼近市場,一邊做到喜劇性和深刻性的平衡。”

緣起

林超從小就夢想成為一名漫畫家,受爺爺和父親的影響,他對軍事也非常感興趣,是不折不扣的“軍迷”。

2011年1月11日,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第5代戰機殲-20拖著尾焰騰空而起,在空中輕盈而有力地翱翔,隨後絲滑落地。作為“鐵杆”軍迷的林超見證了殲-20的首飛。回想中國航空工業一路走來的不易,他難掩激動與自豪的心情,決定發揮自己所長,開始創作勵志愛國漫畫。“殲-20的首飛,是我創作‘那兔’系列故事最早的緣起。當時,我就下定決心做一部我們自己中國的軍事發展史相關的動漫。” 

自此,一隻頭戴五星帽、胸前印有紅星的“兔子”在林超筆下誕生了。2011年,《那兔》開始在各大軍事論壇連載,2015年衍生出了同名動畫。借“兔子”之口,林超講述了近代以來的諸多重大歷史事件,讓人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重溫歷史的厚重與民族的堅韌。

為了講好歷史,除了基本的史實資料外,林超還會帶領團隊閱讀人物傳記、口述回憶錄等專業資料。“其間我們再添加一些藝術類的加工,再融合網路上流行性的語言和元素,以幽默風趣的方式呈現,大家就更容易接受。我們盡量在喜劇性和深刻性上保持平衡。”

爭議

《那兔》新穎的表達方式受到社會主流的高度認同,收穫“潑天流量”的同時,也為林超和他的團隊帶來了榮譽與收入。但也因此惹來一些爭議。有人質疑他的創作,甚至還有人偷偷舉報。

林超完全無懼質疑。“我不覺得這有什麼問題。愛國宣傳可以是嚴肅的歷史政治課,而我的角度則是有趣的‘課外書’,主要任務就是以更加有趣的方式與廣大的青少年打成一片。”

林超從來沒有想過如何“教育”觀眾,相反,他從觀眾身上獲得了無數的靈感與力量,他甚至會花大量時間翻看觀眾對於自己作品的差評。“我白天就在家高強度上網,從微博、小紅書、B站等社交平台瞭解大家感興趣的梗及對作品的評價,晚上就開始‘肝’創作。” 

為了能做到每集都讓人發笑又印象深刻,林超在製作中加入了固定的巧妙構思:在片頭融入我國天南地北各種方言的歡迎辭,讓網友感受到祖國之遼闊,與各省、各民族的同胞一同回憶與紀念;在片尾加入歷史事件的真實影像,當動漫照進現實,配上很“燃”的背景音樂,讓觀眾深深共情。 

《那兔》每次更新,彈幕都會被“如果奇跡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等令人動容的留言所佔據。“我認為這是一個良性迴圈,可以吸引到更多人參與其中,共同參與正能量價值觀的輸出。”

“借由《那兔》,我們讓更多的年輕人看到了中國一步步走向繁榮富強,這讓大家在面對當下的困境和挑戰時,能夠更加從容自信,”林超說。

 蓄力

隨著《那兔》IP的逐漸壯大,國產車企比亞迪、機械製造企業徐工等紛紛邀請“那兔”為自己代言,通過“那兔”傳遞產品正向價值觀,收穫更多熱度與關注。《那兔》也開啟了與更多文創產品的跨界合作。

2021年,為謀得進一步的發展,林超決定從廈門搬到成都,並在此成立了成都雪絨花動漫製作有限公司。“相較於沿海城市,成都獨特的生活氛圍和創作環境給了我們更大的發展空間。我們可以更好地沉下心來做創作,蓄力,謀劃未來。”

“與此同時,成都擁有一個相對完善的動漫及電影產業鏈,很多業內的朋友都選擇在這裡深耕,這裡也聚集了非常多的優質IP,”林超說。

正如林超所言,近年來成都文創市場主體發展迅猛,聚集了可哥豆動畫、艾爾平方、星閱辰石、墨境天合、西山居、星合互娛、AG電競等一批行業領軍企業。2018年至今,全市規上文創企業從1552家增長到3000余家。

林超的公司就位於成都高新區智慧財產權金融大廈,公司內隨處可見頭戴軍帽、胸佩五角星的“那兔”周邊。如今,他正一門心思地為把《那兔》搬上大螢幕做準備。“目前整體的劇本框架已基本敲定了,我們正在組建導演、編劇及製作團隊,爭取2027年《那兔》大電影可以與觀眾見面。”

“其實,觀眾是非常精明的。只要你足夠真誠,沉下心來改編,劇本紮實,情節動人,觀眾一眼就看得出來。”林超分享道,“市場上,像我們這樣愛國主義題材的動漫精品其實是非常稀缺的。如果只是單純的藝術創作,壓力會小得多,但如何真正做到‘叫好又叫座’,才是每一個動漫人應該思考的問題。但我們這個行業有太多的人孤芳自賞,離真正的市場太遙遠了。”

當聊到最近《哪吒2》爆火給行業帶來的巨大關注度時,林超表示,“的確,《哪吒2》的爆火讓越來越多北上廣深的投資人將目光投向了成都,也有很多人找了過來。目前我們希望的是更加深度、精細化的合作模式,不是那種泛泛而談的合作。” 

談及未來,林超表示,“下一個10年,《那兔》肯定會繼續做下去,也會更加貼近市場,我們將繼續用這隻兔子講述中國人看得懂的故事,同時將這個中國動漫的IP帶到海外市場,打造一個屬於那兔的宇宙。”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