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聯合國世界水發展報告》,警告稱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和不可持續活動正迅速改變被稱為“天然水塔”的山區環境,威脅人類和無數生態系統所需的水資源。其數據顯示:
山區淡水約佔全球淡水流量的60%,全球超過20億人的飲用水、衛生和生計直接依賴山區水源。
與此同時,山區對畜牧業、林業、旅遊業和能源生產等行業至關重要,例如在安第斯國家,約85%的水力發電來自山區。
不得不說,這再次強調了關於氣候變化對水資源的影響在不斷擴大,而冰川融化引發的連鎖效應也在增強,這也讓我國想到了關於“亞洲水塔”的問題。
這一塊區域變化對青藏高原周邊國家的影響,在不斷加劇之中,而且這可以說並不是什麼好事情,為什麼這樣說呢?下面就詳細看看,先說明一下關於聯合國的這一次冰川引發的問題。
全球變暖這個問題也不是首次說明瞭,並且是一直在發展之中,2024年人類再次創造了歷史,刷新了氣溫的新高。
其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平均氣溫創有紀錄以來最高水準,進而加速冰川和海冰消融以及海平面上升,並使全球平均氣溫升溫幅度進一步接近2攝氏度的關鍵“門檻”。
說,去年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化前的1850年至1900年間平均氣溫高1.55攝氏度,打破2023年創下的最高紀錄。
所以,2024年的熱讓人有點恐慌了,真的就是沒有最熱,只有更熱。
而對於2025年來說,雖然說不一定會超過2024年的最高紀錄,這主要是來自拉尼娜的影響。
但是在極端性氣候方面,這可能還是少不了,大家要做好極端性高溫,乾旱,降雨的發展,這也是全球變暖之下的常態化氣候變化,已經從曾經的罕見變成了常見,這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來自全球變暖帶來的連鎖效應,這一點是人類的共識,我想像很多人也看到了。
而這一次聯合國發佈的冰川問題,無非也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點,在全球變暖之下,導致的全球大部分地區的冰川都在持續退縮和消融,且近十幾年來出現了加速的趨勢。
數據顯示,東非某些地區的冰川已經消失了80%,自1998年以來,南美的安第斯山脈1/3至一半的冰川已經融化,同一時期,歐洲的阿爾卑斯山和比利牛斯山的冰川面積縮小了約40%。
然而在冰川加速融化之下,也引發了依賴於冰川生活的人,全球2/3的灌溉農業區因冰川消融和山區降雪及降水減少而受到某種影響,全球有超過10億人生活在山區,在氣候變化影響下,冰川快速消融、山區降雪和降水減少,對這些地區的水資源供給形成挑戰。
所以,冰川引發的連鎖效應變得不斷擴大,而整體來看,這絕對不是好事情,加大對氣候的維護,也是進行冰川維護的關鍵性因素,這是最為直接的。
然而與大家最為接近的區域——青藏高原,被稱之為“亞洲水塔”,也是在改變。
“亞洲水塔”也在大變!中印等8國要有準備
在全球變暖之下,其亞洲水塔的冰川也在發生改變,其數據顯示,被譽為“亞洲水塔”的青藏高原有冰川109921條,其中中國境內分佈有冰川56320條,總面積約4.7萬平方千米,冰儲量約4200立方千米。
然而在全球變暖之下,其冰川的融化引發的“湖泊效應”變得是越來越強,來自《自然·地球與環境評論》顯示,自1995年以來,青藏高原湖泊面積和體積持續增加,北部湖泊擴張最快。根據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所研究員朱立平介紹:
1986—2022年,受氣候變暖和降水增加的影響,1平方公里以上湖泊的總面積,從37109平方公里增至46980平方公里,蓄水量增加約170億噸
大中型湖泊溫度上升1.33℃,高原南部的湖泊升溫速度是高原北部湖泊的兩倍;同時,湖水越來越清澈,含鹽度持續降低。
所以,亞洲水塔(青藏高原)的改變,引發的湖泊效應已經很明顯了。
然而,在湖泊增大之下,其帶來的問題也就更多, 並不是簡單的湖泊問題,這可能引發其冰湖崩塌等問題,如在2023年,在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印度東北部錫金邦北部,受暴雨影響,冰川湖洛納克湖發生潰決,大量冰冷的高山湖水傾瀉而下,湧向提斯塔河谷,形成山洪,多座大壩橋樑被毀,引發數十人直接死亡,上百人失蹤。這就是它的連鎖效應。
所以,這對亞洲水塔的周邊國家來說,其中印等8國來說,這是世界性的難題,要有準備,因為它會直接性的影響著周邊區域。
作為依賴“亞洲水塔”的區域來說,無論是河流,還是人等,都存在巨大的風險,只要全球變暖繼續,這樣的問題也會繼續,這絕對不是好事情,這也說明瞭氣候問題是冰川變化之下的關鍵。
全球變暖的問題也不是一兩天的事情了,而且其不斷加劇也是顯而易見的事實,人類對溫室氣體的排放不僅沒有減弱,反而在增強之中,以至於全球變暖的發展在不斷創造新高。
所以,建立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你說這冰川還保護得了嗎?怕是非常困難,可能只有在全球所有地區受到變暖等問題影響之下,也才會看到一絲的希望,不然是沒有這個可能性的。
畢竟這《巴黎協定》已經提出這麼多年了,並且呼籲維持1.5度臨界點之下,結果呢?
並沒有維持住,2024年就突破了,就算是它是“曇花一現”,但這種趨勢說明瞭,人類對地球的氣候維護,改變還是有點難度,並不那麼容易。
所以,就看後續能不能做到了,不然這從根本上不解決的話,也是無法做到氣候維護,這是擺在眼前的事實,這就是基本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