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成桐:追求真與美的熱忱,對做學問很重要
更新于:2025-03-29 18:54:05

學好數學,是天賦重要,還是勤奮更重要?

3月28日,“如何重塑孩子的學習力”丘成桐《我的教育觀》新書分享會在國家圖書館舉行。分享會上,對於上述問題,丘成桐回答道,“也不能說完全不要天賦,因為歷史上有很多偉大的數學家的學問實在是令人驚訝的。但在我看來,天賦可能只佔不到30%,更多是要靠努力,靠成長的過程。”

丘成桐是菲爾茲獎得主、清華大學講席教授、北京雁棲湖應用數學研究院院長。《我的教育觀》由中信出版集團於近期出版,是一本丘成桐講述自己教育理念的書。書中,丘成桐從自己的家學淵源寫起,回顧了自己人生中的重要時刻,年幼時候條件艱苦,仍堅持追求學問;攻克數學難關的時刻,以及從哈佛退休后落葉歸根,為中國基礎科學教育培養領軍人才的經歷和體驗,同時也對他自己的學習方法進行了概括與總結。

丘成桐《我的教育觀》新書分享會現場。澎湃新聞記者 程婷 圖

追求真與美的熱忱,對做學問很重要

“一個人成長的大環境受社會、小環境受周圍人的影響,也跟自己對學問的好惡取捨有關。假如你生活在沙漠地帶,一輩子看不到誰,你天賦再好也沒用。”丘成桐在《我的教育觀》一書中,以印度數學怪才拉馬努金的故事為例,寫道,“沒有後天的環境,包括運氣的因素,一個人不大可能做出偉大的工作”。

與此同時,丘成桐十分強調興趣和確立遠大志向的重要性。

“決心要不要成大業,操於自己手上,有興趣,有上進心,你就不怕。信心很重要,此外,個人與環境,尤其是人與人的關係也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丘成桐在書中指出,在下決心成大業時,天賦不是最重要的,主要是要有興趣,家長要從小培養子女良好的學習習慣、閱讀習慣,激發孩子學習的樂趣。

他認為,做學問,追求真與美的熱忱很重要,因為我們在整個做學問的路上要碰到很多不同的困難,假如沒有熱忱,就沒有辦法繼續下去。所以追求學問的最崇高目標,無過於真與美,追求目標無誤,熱情才不會消減。

他指出,學數學,要先把基本功打紮實,要下功夫做到超群,並且還要有失敗后還能站起的能力。“志向一旦定下來后,便要堅定不移地往前走,最怕中途因失敗的挫折或者名利的誘惑而改變方向。這樣就不行了。我希望大家都樹立高遠的人生目標,做有為的學者,為國家,為民族做出貢獻。”丘成桐在書中寫道。

他還強調,從失敗的經驗中找到成功的路子,是做研究的不二法門。他認為,嘗試錯誤越多的地方,就越能從錯的地方找到繼續向前的方向。

“好的研究不是一朝一夕得來的,往往做了一百次,有九十九次是錯的,最後一次才是成功的。但成功的時候,別人可能只跟你講成功的結果,而不會跟你講九十九次失敗的經驗。”丘成桐在書中寫道。

丘成桐認為,與人合作、向人求助同樣非常重要。

“一個人的思維有限、能力有限,你不可能不靠別人的幫忙。”丘成桐在書中寫道,“沒有人可以不依賴別人的説明或者不去幫助別人而獲得成功。”“任何想要獲得成功的人,都必須學會向前輩學習。”“我們在做研究或創業的時候,往往需要當機立斷,這需要一種直覺。這種直覺需要建立在知識的基礎之上,與朋友討論有助於拓寬知識面和澄清疑點。”

學好基礎數學最重要而又簡單的方法是將習題做好

書中,丘成桐還就教育改革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見解。

他認為,小學教育中,小學生的功課負擔不宜太重。“很多家長從幼兒園開始就讓孩子補習,甚至開始準備奧數,孩子的心理負擔很重,慢慢視學習為畏途。我認為在小學階段,應該進行活潑有趣的教育,將兒童的能力和心智慢慢誘導出來。”

在他看來,中學教育是年輕人終身學問的基礎。“中學第一年是由小學過渡的第一步,可以說是準備階段,此時我們要讓學生在重要學科上打好紮實的基礎。語文和數學是學生學習一切知識的基礎,必須學好。”丘成桐同時還在書中提到,“基礎數學當然以幾何、代數和微積分為主,必須在高中時學好。最重要而又簡單的方法就是將習題做好,課前預習老師要教的內容也很有效。”

對於大學教育,丘成桐認為,大學生如果立志選擇科學研究的道路,應多修讀大師級教授的課,或旁聽名家的演講。“當這些教授和他們的團隊在學生面前展示他們的最新成果時,對喜愛科學的聽眾來說,會產生一種難以描述的氣氛。親眼看見舉世矚目的重大發現首次向世人展示,令人激動。這種氣氛會激發大學生探索創新的熱情,而不覺辛苦。”丘成桐在書中解釋道。

對於大學數學教育,丘成桐在書中也有專門闡述。他說,“教數學當然要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對數學本身的美的欣賞能力。但是,我們教學生,首先還是要讓學生弄清楚學習數學的真正目的在哪裡。它絕對不是為了學習集合或諸如此類的一大堆符號,而是要知道在推導思想方面,數學的方法是什麼,是用什麼方法去培養的,借此訓練學生主動思考。”

其次,大學數學教育要平衡發展。近代數學發展的結果,使得各種數學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密切,溝通也越來越多。如果學生只懂其中一種而不懂其他,後續會產生極大的弊病。

第三,要在大學里大力鼓勵學生多讀參考書,多做研究,包括相互之間多進行討論交流。

此外,他提出,希望大學教師在指導學生時,不要太過強調一些抽象性名詞的重要性,“因為它們只是數學的語言,不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