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以38集圓滿收官,這部劇是我今年看過最精彩的群像劇,沒有之一。
每一個角色都有屬於他們自己的人生軌跡,充滿坎坷,荊棘的人生經歷都是歲月給他們留下最珍貴的痕跡。
所以,在結局的最後能看見5戶人家收穫各自的幸福,也被他們的圓滿,暖暖治癒。
夏鳳華一如當年兒時所期待的那般,嫁給了謝望和,在船上舉辦婚禮。
其他人看似都過上恬靜淡然的日子,可在我看來,圓滿的cp不止夏鳳華和謝望和這一對。
被藏起來的劇情,才是真正的“彩蛋”。
就如同,臨近結局羅之梅突然就回來了。
當時她還說,這一次回來也就不走了。
從這短短的一句話里,便可以知道她是想跟周宴臨重婚。
在我看來,羅之梅之所以做出這個決定,恰恰是因為心裡還是愛著丈夫。
曾經離開的理由,變成了如今留下的答案。
她看過外面的世界,也努力為自己而活,在那些精彩紛呈的景致面前。
新鮮的世界再好,沒有愛的人相伴,也始終漂泊。
而他們的兒子,周海阔也在兜兜转转遇到心动的人。
我還記得他之前的女朋友小尤。
當時,我看見這個女孩的第一眼,就覺得她跟馬思藝很像。
一樣有著混血的樣貌,一樣都有著一雙漂亮的大眼睛。
後來,小尤因為房子的事情大鬧一場,選擇出軌時,周海闊沒有挽留,反而成全了她的選擇。
剛開始,我也以為周海闊是把小尤當成馬思藝的替身,在她身上投射出那份年少懵懂的愛意。
直到後來,周海闊回到家鄉開了一家書店,他遇到讓他一眼心動的女孩。
從他看向那個素未相識的女孩時,眼裡閃著光亮,溫暖又充滿情意。
明明僅僅是一眼,卻感覺把未來餘生都安排妥當。
這樣的目光,在之前周海闊看向小尤時是完全不同的。
在我看來,周海闊和小尤在一起的時候,並不是因為愛情。
而是,那份對馬思藝的“愧疚”,一種哥哥沒能保護好妹妹的自責。
錯把年少的情意當成懵懂的愛戀,直到那個書店女孩的出現,我想,他才真正遇到了自己的唯一。
不過,結局的最後有一個讓人不能忽視的細節。
那就是馬思藝在給夏鳳華拿婚服時所說的話,她說:
“嫁衣剛改完,誰知道她會胖那麼多啊”
比起馬思藝是在跟誰講電話,我更想知道的是這句話背後藏起來的細節。
夏鳳華出院也有一年時間,在這段時間里被謝望和照顧得好,胖起來能理解。
但,關鍵是婚服都是前三個月,或者兩個月時間定下的。
也就是說,夏鳳華是臨近結婚的最近幾個月才胖起來。
籌辦婚禮這些細節雖然會有家中的長輩在幫忙,但她也並非輕鬆自在。
在忙碌的籌備里還能胖起來,多少都有點不太可能。
不過,如果是懷孕了,倒是會給人一種她突然“胖起來”的感覺。
之所以會有如此的想法,並不是想太多。
而是,這部劇的導演從來都不會留下無用的鏡頭。
從這些被藏起來的“彩蛋”就可以看出,鏡頭下有多少我們不知道的“糖”。
結局尾聲還給馬思藝安排這個劇情,背後藏起來的細節也就不能不讓人多想。
追劇38集,能看見他們收穫各自人生的圓滿,那一刻我也好像被劇中的他們所感染,為此感到幸福。
可,在我以為這一切都圓滿時,那些遺憾的過去,卻始終讓我不敢忘記。
也,不願忘記。
哪怕是到了大結局,我始終還是不明白,為什麼編劇要讓馬奶奶下線。
如果不是因為馬奶奶的離開,思藝也不會背井離鄉,更不會在外獨自漂泊那麼多年。
我眼中對於馬奶奶的遺憾,是結局尾聲活在臺詞裡的她,再也不能回來了。
以前,我總覺得死別,“只要有一個人記得,就不算真正的離開”
可如今,我卻有了不一樣的看法。
越記得對方,就越無法忽視她已經離開的事實。
如此,又怎能不遺憾。
比起遺憾的本身,我更遺憾的,還是周爺爺在結局最後的變化。
就好像,周爺爺生病後說的最多的名字一樣。
他會記得馬奶奶家裡需要空調,需要彩電,會記得她帶好吃的。
即便,他逐漸忘記身邊的人和事,即便已經分不清時間。
可,腦海中還是堅定的記著三個字“馬奶奶”
少年時錯過的愛人,如今,他用餘生銘記。
時間,對他們從不溫柔,狠心的分離,一次又一次把他們推開。
周爺爺口中每一句“馬奶奶”,背後都是不曾言明的愛意。
如此結局,又怎能不讓人意難平。
人這一生,都會做一個選擇,那就是“身不由己”
但,也有的選擇是愛而不得的放手成全。
周爺爺成全了年少時的馬奶奶,而邵星池也成全了夏鳳華想要的未來。
其實,整部劇中我最心疼的角色不是別人,而是邵星池。
在親情里,他從不知,老莫就是自己的親生父親,甚至還沒來得及相認就這樣永遠離開。
在事業上,一直追隨夥伴的腳步去大城市打拚,但每一次都總差一點又一點。
在感情上,明明是他最早對夏鳳華動心,卻敗給了現實,敗給了謝望和。
他這一生,就如同那張沒有送出去的演唱會門票一樣,永遠都只差一步。
一步之遙,就已然是一生。
一如,周深在歌詞裡說的那般:
“遺憾,是得不到,偏又想要”
他這一生,拼盡全力恨過養父,也為事業付出全部熱情,也曾對喜歡的女孩鼓起過勇氣。
可人生,從來都不是付出了就有回報,多的是事與願違,多的是愛而不得。
他不完美的一生,是多少人現實的縮影,又是多少人心中的意難平。
畢竟,不是誰都能像陳睿一樣,在結局的最後“失而復得”
這38集,給我最大的驚喜,是馬思藝的回來。
她不僅找到了自己“根”,還找到了自己的愛情。
剛開始看見馬思藝對陳睿的親近,我並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開始的。
在我看來,他們之間並沒有多少交集,從過往相處的回憶里看,也只看見陳睿的單戀而已。
直到,當我聽見馬思藝在異國他鄉的所見所聞,看見她為了找到祖父的不辭辛勞,像解謎一般,一點點尋找碎片般的真相,拼湊起來。
當她談起“小波羅”時,眼裡閃爍的光芒和陳睿當初堅持考古船隻時一模一樣。
在他們的身上,我能感知到那份對於未知,對自由的嚮往。
或者說,他們本來就是一樣的人。
我想,恰恰是因為如此,才吸引著旁人都覺得是另類的彼此。
馬思藝一直都活得很清醒,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
她永遠都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高考時,我們只看見了她放棄的遺憾,只看見了她背井離鄉的孤寂。
卻不知,在我們眼中世俗的遺憾,或許是她心裡難得的嚮往。
這份聽從內心的義無反顧,如今看來,真的像極了陳睿。
而我,也在結局的最後開始理解馬思藝喜歡陳睿的原因。
那份看似突然的喜歡,實則,在那段悠長的歲月里早已經有了暗示,只不過是我們後知後覺罷了。
我想,馬思藝過去也對陳睿有著朋友般的好感。
直到分開,看見世上還有跟自己如此相像的人,那一刻換做是我也會心動。
我想,馬思藝在回來之前,就已經對陳睿有了好感,所以才會在見到他的第一眼就主動。
她的喜歡一直都很理智,一旦明確自己的心意,她不會猶豫,不會糾結,更也不會去衡量取捨。
正是這份,喜歡,就告訴對方的果敢,才是我一次又一次喜歡上這個角色的原因。
《北上》這部劇,身上有著無數人的縮影,圓滿也好,遺憾也罷。
總有“身不由己”,“求而不得”。
但,也總有謝望和對待感情的義無反顧,也有馬思藝和陳睿這般對真相的執著追求。
而我,也很榮幸可以成為他們短暫卻又精彩一生的見證者。
對此,你們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下方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