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附近的工作”小程式上線唐山後,夏女士是在該平臺接到活的第一位“零工人”。此前,她接活要麼是靠家政平臺派單,要麼是到一些家政公司的兼職群裡“撿活”,既不穩定,也很封閉。
在靈活就業規模突破2億人的背景下,騰訊“附近的工作”小程式近日正式上線,並與多地人社部門合作上線超2萬個零工崗位,覆蓋廣東、北京、河北、江西等省市。目前,該搜索服務涉及崗位已覆蓋全國超200個地市。通過政企協同審核機制與AI技術賦能,“附近的工作”旨在解決零工市場信息真實性不足、匹配效率低等痛點,幫助靈活就業者快速找到家門口的零工崗位。
3月27日,騰訊“附近的工作”產品負責人鄧迪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附近的工作”上線崗位的城市,都是跟當地的人社部門去合作進行的。崗位的提供方也是由當地的人社部門去跟當地的企業建立聯繫,跟當地的就業形式或用工需求密切相關。
用戶打開微信,點擊“發現”—“小程式”,搜索“附近的工作”,點擊“附近的工作|求職找零工找兼職”小程序,就能快速查看到附近的崗位。現已上線的崗位總量超過2萬個,覆蓋技術員、司機、質檢員、電工、設計師、行政管理人員及餐飲服務等多個領域,且所有崗位資訊均由政府人社部門審核發佈。
對於崗位的真實性確認和審核流程,深圳市南山區人力資源局公共就業服務部部長羅娘水對包括《每日經濟新聞》等在內的媒體表示,主要是把好關鍵入口,利用區公共就業服務平臺-南山就業幫作為與騰訊公司對接的唯一口徑,用工單位和人力資源公司需要跟南山就業幫的運營公司簽訂崗位開發協定,協定包括企業資質審核、崗位合規合法真實有效的審核、糾紛處置等內容。
“企業提交崗位後由南山就業幫的運營公司進行初審,而後由我們進行複審,複審主要是(審核)身份性別歧視、薪酬待遇、崗位描述等,提交騰訊公司后他們還會再次進行複審,確保崗位合規合法、真實有效。”
鄧迪補充道,騰訊在收到崗位資訊后,內部也會有兩道審核程式,先是對不合規的崗位或者敏感的信息進行一次過濾。然後,再以人工複查的方式對已經上線的這些做定期抽查。
以後也可以通過大模型的文本分析能力識別潛在的風險描述,比如“輕鬆上手”“月入過萬”“無門檻”等帶有引導性的詞彙,會提前過濾。
在崗位豐富性上,羅娘水還提到,後續會選擇一些用工量大的機構,比如順豐、肯德基、麥當勞、盒馬、朴朴超市,或者沃爾瑪、山姆、天虹等連鎖商業合作和賦能。
2024年年初,在跟微信支付團隊溝通業務時,鄧迪和團隊意外發現了一個新的場景:零工市場。
微信支付有一個名為“微工卡”服務功能,過去幾年,他們與各地的零工市場合作,通過“微工卡”,為零工提供發薪、電子簽約等服務,積累了大量零工資源,也發現這個群體一直面臨找活兒困難的問題。
在一次業務溝通中,鄧迪他們瞭解到這個情況后,就跟“微工卡”團隊一起到廣州花都獅嶺鎮調研。那裡聚集了差不多8萬家箱包工廠和個體戶,他們走訪了零工勞務市場和用工企業,發現臨時用工需求很大,但是供需嚴重不匹配,而且線下招工困難,效率低下。
去年10月,“附近的工作”服務在廣東江門市率先推出。鄧迪說,上線后的反響和生命力遠超預期。已經有30多個城市、200多家企業找到他們,希望合作。未來,會繼續拓展珠三角、長三角、成渝地區等用工需求比較大的區域。
在3月27日上線的“附近的工作”小程式主要有兩個能力的升級。第一是所有崗位資訊均由政府人社部門審核、發佈,確保崗位的安全性。另外,還有“微工卡”解決方案護航,工資到賬準時準點,打零工也能更有安全感。
針對過程中的勞動權益保障問題,羅娘水表示,系統也同步上線了政府公共就業服務和權益保障機構地址電話,包括街道社區公共就業服務機構、仲裁機構,目的就是主動作為,接受社會監督,構建崗位發佈—求職—入職—服務—權益保障的閉環,構建和諧勞動關係。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