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界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傳聞谷歌計劃對安卓系統進行閉源處理,這一消息迅速引發了廣泛關注和熱議。
安卓系統在智慧手機領域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除了蘋果和華為之外,幾乎所有智能手機品牌均依賴安卓系統。國內眾多手機廠商雖然給自己的操作系統冠以各式名稱,但實際上都是基於安卓開源專案(AOSP)進行修改的。安卓系統的廣泛應用不僅限於手機,智能電視、機頂盒、投影儀、車載系統、電梯廣告屏以及各種嵌入式設備等,都離不開安卓系統的支援。
因此,谷歌若真的對安卓系統實施閉源,將波及數十億設備,其影響深遠且廣泛。雖然短期內廠商們或許還能基於舊版系統進行修改,但長期來看,缺乏更新和支援將帶來巨大挑戰,全球使用者都可能因此受到影響。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簡單。經過深入探究,我們發現谷歌確實有計劃對安卓系統進行調整,但這一調整與大家普遍理解的閉源有所不同。安卓系統實際上包含兩個版本:一個是開源的AOSP,另一個是谷歌內部開發的非完全開源版本。
AOSP作為開源專案,允許任何機構和個人基於開源協定自由下載和使用,國內眾多廠商正是基於此版本進行修改和定製。而谷歌內部版本則需要簽訂授權協定才能使用,其更新速度通常快於AOSP。
谷歌的最新計劃是,未來將停止對AOSP的維護,轉而專注於內部版本的更新。這一變化被誤讀為閉源,但實際上,谷歌內部版本的更新仍將繼續進行,只是需要獲得授權才能使用。值得注意的是,谷歌還表示,在大版本反覆運算(如安卓16)發佈后,會將更新後的原始程式碼公開。
這意味著,谷歌並非完全閉源,而是在更新策略上進行了調整。以往,谷歌每更新一部分代碼就會公開原始程式碼,而現在則是在大版本反覆運算後才公開。對於大多數廠商而言,這一變化雖然帶來了一定的不便,但並未造成根本性的影響。廠商們仍需等待谷歌發佈大版本後才能進行修改和定製,但整體上,安卓系統的開源性質並未發生根本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