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MoDT平臺,難道是 NAS 真神器?
更新于:2025-03-28 05:55:42

閒逛的時候看到“MODT”平臺這個詞,於是淺淺地研究了一番。

MoDT 平臺概述

MoDT,全稱 “Mobile on DeskTop”,是一種創新型低功耗電腦技術。它打破了傳統桌面計算的固有思路,將移動端 CPU 應用到普通台式機上,在保證計算性能的同時,解決了長久以來性能與功耗之間的矛盾。通過這種技術,台式機不僅能夠擁有更高的行動性和靈活性,還能在功耗和發熱方面表現出色。

在相關的介紹和百科中,也提到了是英特爾公司主導的技術,但是搜索不到官方的發佈過的資訊,發現近幾年就深圳一個廠(懂的友友應該知道我在說誰)在推這個,說實話,我一看就覺得其實就是批了個皮的魔改繼續深挖資訊,得出如下:

  • 技術起源與發展曲折:MoDT 起源於英特爾酷睿四代之前,當時移動標壓 CPU 採用可更換的插槽式設計,這使得將筆記本 CPU 應用到台式機上的 MoDT 主機板應運而生。但後來英特爾為了促進使用者換機,在四代酷睿之後將移動處理器全部更換為 BGA 封裝,導致 MoDT 平臺逐漸沒落。雖然現在一些廠商重新推出基於 MoDT 的產品,但由於其發展歷程的曲折,相關技術資料和宣傳在早期有所斷層,使得整體資訊量不如傳統台式機或筆記型電腦平台豐富。

  • 廠商推廣力度有限:儘管有英特爾以及幾大主流電腦廠商參與過 MoDT 技術的研製和推廣1,但相比傳統的桌面電腦平臺,MoDT 平台的市場定位較為小眾。例如,一些廠商推出的 MoDT 產品主要集中在迷你主機、辦公電腦等特定領域,面向的用戶群體相對較窄,不像主流台式機那樣受到廣泛關注和大力推廣。廠商在廣告宣傳、技術文檔發佈等方面的投入相對較少,導致公眾對 MoDT 的了解不夠深入,資訊傳播範圍有限。

  • 與魔改的相似特徵:從某種程度上來說,MoDT 具有一些類似魔改的特徵。例如,早期的 MoDT 主機板是利用了筆記本 CPU 和台式機主機板的不常規組合,對於當時的主流電腦市場而言,這種做法比較另類,就像魔改硬體一樣是對傳統設計的一種突破。而且,MoDT 平臺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一些與魔改類似的問題,如硬體相容性挑戰。由於其相對小眾,一些硬體設備的驅動程式可能不夠完善,在與某些特定的硬碟、網卡或其他外部設備搭配時容易出現相容性問題,這也與魔改硬體時可能遇到的不穩定情況相似。

MoDT 平臺正經產品

別說,還真是有較知名廠家的的正經產品,例如銘瑄里程碑系列,我找到了兩款,帶的是i5-11260H,i7-11800H,但是銘瑄描述是“創新性形態主機板”。讓我越發覺得“MoDT”其實是營銷造詞。

雷神黑武士獵刃主機,據介紹是使用的其研發的專屬定製主機板,搭載i7-13650HX移動端處理器及桌面級RTX 4060Ti显卡的高性能搭配。

可能還有其他產品,我沒有繼續找了。其實現在很多一體機也是用行動處理器的,我在用的AOC一體機就是。

MoDT 平臺是趨勢?

其實將移動處理器用於桌面,確實有一定的優勢的:

低功耗節能:移動處理器注重功耗控制,所以其實很適合做 NAS 設備。

體積小巧便攜:未來思路應該是更小的設備,所以近幾年小主機流行,方便行動裝置位置或空間有限的使用者。

具備成本效益:移動處理器價格可能更低,且設備小、功耗低,電源、散熱等元件成本也可能降,對成本敏感的用戶或企業,可降採購和運營成本。

有好的肯定也有不好的,就是不能直接更換CPU,成本變大,另外不知道和魔改一樣,有部分BUG。

其實廠家針對不同市場推出不同形態的產品,也是嘗試,如果市場反應好,並而足夠大,那就是趨勢了。

文章最後,其實我也不清楚究竟是否真的存在“MoDT 平台”技術,至於市場趨勢,我們拭目以待吧!

自我成長必讀書單
自我成長必讀書單
2025-03-26 08:50:59
好書點亮精神世界
好書點亮精神世界
2025-03-26 08:5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