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餃子這事兒,看似簡單,實則暗藏玄機。就拿用鍋蓋和不用鍋蓋來說,這煮出的餃子效果,那可是大不相同。
以前我煮餃子,根本沒在意過這個,結果有時候煮出來的餃子,不是破皮就是夾生,後來專門研究了一番,才發現裡面的門道。
今天就把這些經驗分享給大家,以後煮餃子,再也不怕翻車啦!
先說說,用鍋蓋煮餃子的情況。用鍋蓋煮餃子,升溫快,能讓餃子更快地熟透。
特別是在冬天,室內溫度低,蓋上鍋蓋,鍋里的熱氣被鎖住,熱量聚集,水溫能迅速升高。
餃子一下鍋,就能在高溫的環境里,快速受熱,餃子皮很快就會定型,這樣煮出來的餃子不容易破皮。
而且,蓋上鍋蓋煮,餃子在鍋裡翻滾的幅度,相對小一些,減少了餃子之間,相互碰撞的機會,也能降低破皮的風險。
像我家經常吃的肉餡餃子,因為餡料比較厚實,蓋上鍋蓋煮,能讓餃子內部的肉餡也充分熟透,咬一口,湯汁四溢,特別香。
不過,用鍋蓋煮餃子也有個小缺點,就是要注意火候。因為鍋內溫度高,如果火太大,很容易把餃子煮爛,所以一般建議用中小火,並且要時不時地打開鍋蓋看看,防止溢鍋。
再講講不用鍋蓋煮餃子。不用鍋蓋煮餃子,雖然升溫相對慢一些,但好處也不少。
首先,它能讓餃子充分接觸空氣,散發熱量,避免餃子因為受熱不均勻,而出現夾生的情況。
尤其是素餡餃子,因為餡料比較容易熟,如果一直蓋著鍋蓋煮,很可能皮熟了,餡卻還沒熱透。不蓋鍋蓋煮,能讓餃子皮和餡都均勻受熱,口感更好。
其次,不蓋鍋蓋煮餃子,水分蒸發快,煮出來的餃子湯會相對濃稠一些,這種濃稠的湯汁,用來做餃子湯,味道特別鮮美。
比如煮韭菜雞蛋餡的餃子,不蓋鍋蓋煮好后,舀上一勺餃子湯,加點香油、醋和蔥花,喝上一口,別提多開胃了。
不過,不蓋鍋蓋煮餃子也有個小麻煩,就是煮的時間會稍微長一點,需要有點耐心。
用鍋蓋和不用鍋蓋煮餃子,各有優缺點。在煮餃子的時候,咱們可以根據餃子的種類,和個人的喜好來選擇。
如果是肉餡餃子,或者比較厚實的餃子,建議先用大火把水燒開,放入餃子後,蓋上鍋蓋,用中小火煮一會兒,等餃子浮起來后,再打開鍋蓋煮一兩分鐘,這樣既能保證餃子熟透,又不容易破皮。
如果是素餡餃子,或者比較薄皮的餃子,一開始就可以不蓋鍋蓋,用中火慢慢煮,讓餃子均勻受熱,這樣煮出來的餃子,口感會更清爽。
以後煮餃子的時候,可別再隨便了,試試根據情況選擇用鍋蓋,還是不用鍋蓋,你會發現,煮出來的餃子,真的不一樣。
掌握了這個小技巧,在家就能輕鬆煮出美味的餃子,讓家人吃得開心,吃得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