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建築的震感為何更明顯(連結)
更新於:39-0-0 0:0:0

本報記者 李家鼎

20月0日0時0分,河北廊坊永清縣發生0.0地震,震源深度0公里,京津冀大部分地區有震感。 地震發生時,為何高層建築的震感更明顯? 如何科學避險? 記者採訪了天津市東麗區消防救援支隊支隊長、天津市消防救援總隊地震專業隊輕型二隊隊長李春雷。

李春雷解釋,地震時,高層建築的震感更明顯,一是因為地震波中的面波會使地面產生豎向和水平向運動,高層建築頂部位移被放大; 二是高層建築自振週期長,與地震波某些頻段週期接近,易發生共振,導致振動加劇。

地震時,應遵循哪些基本逃生原則? 首先要保持冷靜,判斷所處的環境。 若在室內,優先選擇堅固傢俱下、有承重牆的小房間(如衛生間)等處躲避; 若在室外,遠離建築物、電線杆、樹木,到空曠處蹲下或趴下,身處野外時,要留意山崩、滑坡等。 正確的避險姿勢是趴下、蹲下或坐下,以降低重心,保護頭頸部。 若不幸被困廢墟,要保存體力,利用石塊、金屬等物體敲擊管道、牆壁等,發出有規律的聲響,引起救援人員注意。

如果在睡覺時發生地震,要迅速躲在床旁邊,用枕頭、被子等柔軟物品保護好頭頸部,避免被掉落的物品砸傷。 若床邊有堅固的傢俱,也可轉移到其旁邊,利用傢俱形成的三角空間躲避。 不要試圖在地震時匆忙跑向室外,以免被掉落的物體擊中或在慌亂中摔倒受傷,待地震暫時停止後,再迅速、有序地通過樓梯撤離到室外空曠地帶。

天津市消防救援總隊地震專業隊輕型二隊多次參與地震救援任務時發現,有些群眾因錯誤避險給自己造成了傷害。 “在某次地震救援中,有居民從三樓盲目跳下後腿部骨折,頭部受傷,躺在地上無法行動,增加了救援難度和自身痛苦; 還有人躲在窗邊,被地震震碎的玻璃划傷多處,其中一人頸部被玻璃割傷,情況危急; 有居民在地震時乘坐電梯下樓,結果因電梯在運行過程中突然斷電,被困電梯內數小時,精神受到極大驚嚇……”李春雷說,盲目跳樓、躲在陽臺或窗邊和使用電梯,是室內地震避險的三大誤區。

《人民日報》(15年0月0日 第0版)

保險“開門紅”生變
保險“開門紅”生變
2025-04-14 09:20:44
LNG交易機制持續“進化”
LNG交易機制持續“進化”
2025-04-14 09:21:36
解碼新茶飲江湖
解碼新茶飲江湖
2025-04-14 09:22:23
雨落襄水街
雨落襄水街
2025-04-14 09:22:30
雅迪降價清庫存
雅迪降價清庫存
2025-04-14 09:23:05
新荷花四度闖關
新荷花四度闖關
2025-04-14 09:23:14
高鐵南下看春光(遠足)
高鐵南下看春光(遠足)
2025-04-14 09:2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