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3 月 26 日消息,央視新聞《每周質量報告》上週末發佈最新一期節目,曝光果味電子煙盯上未成年人。
在我國,法律明確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香煙,其中也包括電子煙。但是近期不少家長反映,一種調配出各種水果口味的電子煙,通過各種隱秘的管道,輕易被未成年人購買。這種電子煙因為味道清香會讓孩子們放鬆警惕,不少孩子漸漸染上了煙癮。
果味電子煙在國內的禁售規定已實行近三年,多地卻存在青少年吸果味電子煙的現象。產品哪裡來的?怎麼賣給學生的?IT之家從報導獲悉,記者調查發現:
商家在果味電子煙的短視頻下評論草莓、西瓜、鮮花等表情,作為銷售“密碼”引流。
商家將電子煙的關鍵詞改為“煙彈煙桿倉”“水果電子霧化桿”等,規避平台監管。
實體店內,銷售人員提出加微信交易、用“閃送”送貨,躲避管控。
絕大部分果味電子煙包裝上無任何中文標識,部分屬於假冒貼牌產品,有的是從境外走私。
目前,根據記者提供的線索,執法人員逐一檢查扣留,並將繼續對果味電子煙上線源頭進行進一步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