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老師崔業(王寶強飾),剛剛遇到人生最難的一局棋。
此時他所在的信用社外,警車出動,崔偉(陳明昊飾)帶公安嚴陣以待。
不用說,有大事發生。
就在剛剛,信用社運鈔車被劫。
五名蒙面匪徒手持槍械,下手狠厲,一看就是狠角色,除了一個新手,當場嚇尿。
原本,他們得手后已經開著麵包車逃離。
可崔業急著脫身的一句話,卻道破玄機:他們會回來的,前面就是派出所,他們遇到公安,只能開回來。
果然,遇到警車攔截的劫匪直接一車倒回來撞開大門,所有人又成了人質。
被劫作人質的生死關頭,
崔業只能向劫匪說出脫身之道保命——原來信用社曾是飯店,留下一個傳菜口,能到三樓,出門就有車。
但,這麼走還不行,因為警方能想到,要逃,就要留棄子給他們吃。
劫匪需要選一個人從正門出去,吸引警方注意,
其他人再從傳菜口爬到三樓。
最後引開北門的公安,劫匪就能利用時間差下樓,開車脫身。
果然,整場逃離都都如崔業所料。
劫匪老大忍不住問了一句:你到底幹什麼的?
崔業淡淡一句:教圍棋的。
前文的這段劇情來自於王寶強、陳明昊、李乃文主演的懸疑犯罪大劇《棋士》。
今晚在央視八套和鵝廠X劇場同步開播。
這部劇自放出預告片就備受期待,關鍵原因:王寶強12年後重回電視圈,主演,並與韓三平擔當監製。
題材,是國產懸疑前所未見的——圍棋犯罪。
這局棋能贏?首播拿下收視第一,掃一眼豆瓣反饋,首波觀眾評價中,好幾條都是好評。
網友評價:“高級的構圖加上出彩演技看出了電影感。”“年代、犯罪、懸疑元素非常對味”。
這也是王寶強第一次參演X劇場,這個劇場的開山之作,正是堪稱年代懸疑劇天花板的《漫長的季節》。
王寶強出手,這次能帶給我們驚喜嗎?
一口氣看了3集,欲罷不能。
命運這盤大棋,誰是棋手,誰又是棋子?這就帶大家,一起入局。
眾所周知,一部犯罪懸疑劇好不好看,懸疑感的營造至關重要。
《棋士》在這一點上就做得很好,沒有故弄玄虛,一上來就切入主題。
兩個案件,令觀眾快速入戲。
第一個:信用社搶劫案。
開場的信用社特大搶劫案,是整個故事的起始。
原本,在這座21世紀初的南方城市裡,崔業只是一個憋屈的圍棋老師,因為兒子面臨漸凍症,老婆想和他離婚,正在犯愁。
所以在搶劫案中當他不幸被劫為人質,為了自保他不得不協助犯人逃脫追捕。
但正是這場意外,讓他發現自己唯一擅長的圍棋,竟然能完美策劃犯罪。
讓銀行卡上只有一千塊的他,燃起了給兒子治病的希望。
被生活逼入死角的崔業,從這場劫案開始,變成了犯罪策劃師。
第二個:洗錢會計綁票案。
就在崔業成功脫身後,上則劫案中唯一倖存的菜鳥劫匪夏生找到了崔業。
而又一起綁票案,也隨之發生。
被綁的,是幫人洗錢的會計秦曉銘。
在認出崔業後,秦曉銘為保命,先答應給他們一人十萬。
又交出了覬覦崔業老婆的黑心商人王紅羽的帳本。
雖然崔業他們看不懂自帶密碼的帳本,但當秦曉銘說出7個0“等於千萬”,直接把崔業夏生cpu都燒幹了。
可是就當崔業跟秦曉銘達成協定,準備放他走,一個意外又改變了他的決定。
而察覺到弟弟不對勁的崔偉,也追了上來。
隨著這局兄弟對弈的棋局全面鋪開,整部劇的三大懸疑點也漸漸拉開帷幕。
懸疑一:崔業如何從劫匪中脫身?
殺人不眨眼的劫匪,怎麼會放走已經看到他們真面目的崔業?
答案是:不是他們放的,是崔業自己跑的。
因為劫匪除了新手夏生,已全部斃命。
第一個,是搶劫現場被當場擊斃,也就是崔業所說的棄子。
還有三人,則是在逃亡途中死於爆炸。
爆炸起因,則是崔業利用劫匪內訌搶奪方向盤。
最終在身後的漫天爆炸中,崔業望著他們留下的錢袋猶豫片刻。
最後背著錢袋一路奔回學校。
沒想到,死裡逃生的劫匪夏生卻跟了過來。
就在夏生向崔業索要劫到的錢時,崔偉趕到了。
懸疑二:崔業哥倆如何見招拆招?
崔偉來找弟弟,是因為他從劫案監控中,看到了弟弟熟悉的身影。
而看到員警哥哥趕到的崔業,只能與夏生假扮在學校下棋,灰暗的燈光中,崔偉沒有看到藏錢袋的櫃門悄悄打開。
面對哥哥的詢問,崔業對答如流,說自己死裡逃生,來跟棋友下棋。
根據後續劇情,崔偉會一步步盯上崔業,這對兄弟註定展開一場高手過招。
這一局,誰輸誰贏?
懸疑三:崔業為何對情敵王紅羽(李乃文飾)下手?
從劇情來看,崔業的“阿斯伯格綜合征”,已經為後續人物“黑化”鋪陳了合理性。
但從圍棋老師到犯罪策劃師,最大的原因還是:崔業得病的兒子。
急需用錢的崔業,在拜媽祖+電腦算命後,從秦曉銘那裡,拿到了觊觎崔业老婆的奸商王紅羽的洗钱账本。
為籌錢救兒子,崔業假扮秦曉銘去火車站買票,製造秦曉銘離開的假像。
然後下定決心:就搞他的錢——王红羽。
可崔業如何步步引王紅羽入局?
這個不善言辭的圍棋老師,又怎樣憑藉他的過人的頭腦,和警方下一盤大棋?
棋開了,就停不下來,懸念的真相會慢慢揭開。
看完3集《棋士》,用四個字來形容,酣暢淋漓!
第一大看點,警匪棋局。
這部劇目前吸引我的地方,是該劇一個最與眾不同的特點:圍棋。
從故事一開場,王寶強演的崔業以佈局、打劫、棄子設局帶劫匪脫身,觀眾就被帶入一場棋局。
故事蘊含的圍棋智慧與犯罪心理深度融合,開創了國產懸疑劇的新棋局:崔業藉助棋局戰術謀劃罪案,警方則憑藉刑偵邏輯破解謎團,每一次交鋒都充滿了懸念。
故事節奏開場不算太快,但隨著主角麻煩越滾越大,事態逐漸失控,節奏開始提速,戲越來越精彩,每一個走向都意想不到。
棋盤上的黑與白,兄弟倆的正與反,這場善惡棋局,開始了。
第二大看點,高能智鬥。
貫穿劇集始終的,除了圍棋,還有智鬥。
從開場的搶劫,到緊接著的崔業脫身,再到崔偉緊隨而至,然後一場綁架戲,將故事的劇情節奏推向高潮,劇情始終伴隨著崔業哥倆的高智商對決,給人一種隱隱有種馬上高能來襲的癢。
也讓觀眾在追劇的同時,感受到一種智謀博弈的快感。
第三大看點,黑色幽默。
劇中既有出乎意料的轉折,也會有讓人會心一笑的黑色幽默。
比如崔業、崔偉兄弟之間的“貓鼠遊戲”,也伴隨著兄弟拌嘴。
綁架現場,秦曉銘為了活命那一句,“我們都是有黑料的人,信得過。”笑果十足。
當然還有開場最大的黑色幽默,四條人命換來的“鉅款”,竟只是廢紙。
說真的,《棋士》的警匪故事,一環套一環,給人的感覺就像是在看警匪老港片一樣,夠緊張,也夠好笑。
除了精彩劇情,《棋士》中演員的表現也十分亮眼。
最受關注的,絕對是男主王寶強。
王寶強過去的代表角色不少,崔業最接近的,是樹先生。
至今我都難忘《樹先生》中王寶強最後一場戲,那舉著燃燒香煙的長鏡頭,王寶強手指夾著煙捲神經質地顫抖,眼神渙散卻又突然閃過一絲銳利,把小人物的癲狂和尊嚴演得讓人心驚肉跳。
這次的崔業,也是把無奈小人物那種卑微與執念揉碎了演出來。
靠圍棋出名的崔業,卻在生活面前屢屢碰壁,囊中羞澀買不起給兒子的玩具,好容易贏到獎金卻被校領導私吞,王寶強藉由細微表情與動作,精準傳遞出其內心的複雜情感之外,又帶著慫人的自嘲。
比如總是向下垂的眼神,嘴皮動了動但是又不敢回嘴。
到了開始綁人的第二集,王寶強的“喜劇”基因就藏不住了,輕輕一扣臉盆,好笑又生動。
但除了角色的質樸本分,王寶強還演出了崔業暗藏的狠。
與劫匪周旋時假裝順從卻暗藏算計的微表情,絕了。
而當崔業動心起念要幹票大的時,眼神露出陣陣兇光,像棋盤上的棋子般冰冷。
他越是平靜,越讓人覺得他憋著個大的。
真正的狠,是無聲處聽驚雷。
而除了王寶強,劇中還有三位演員秀出不俗演技。
第一位:陳永勝
曾演過張藝謀電影《狙擊手》的陳永勝,這次飾演的“呆萌劫匪”夏生也可圈可點。
從開場嚇到尿褲子,到像沒人要的小狗跟在崔業屁股後面。
陳永勝把這個角色既蠢的讓人厭蠢症發作,又帶著呆萌與狠厲的反差感,與王寶強對戲也毫不露怯。
我認為他能被張藝謀、王寶強都看中,不是沒道理。
第二位:李乃文
李乃文飾演王紅羽,是典型的雙面人。
表面儒雅淡定,其實是那個年代的黑心商人斯文敗類。
這種角色完全在李乃文的演技射程範圍內,尤其是當他對著王智飾演的崔業老婆露出笑臉,眼神中帶著對獵物的審視,也讓人毛骨悚然。
雖只是男四號,但這個角色太出彩了。
第三位:陳明昊
陳明昊飾演的崔偉,是劇中和崔業對弈的角色。
表面大大咧咧,實則心細如塵。
從故事一開始,崔偉就憑著員警的直覺,察覺到崔業有問題。
他這個哥哥對弟弟有很強的控制欲,一整個血脈壓制,兩人一見面就互懟,火花四濺,可一轉頭又怕弟弟怪自己。
這樣的角色蠻難詮釋,但陳明昊卻演得很好,尤其是和王寶強的對手戲。
那場夜探弟弟學校的戲,表情從冷靜的審視到淡淡的嘲諷,
每一個動作表情都拿捏得恰到好處,讓人更加期待兩個聰明人後續的對決。
除此外還有王智的崔業老婆、李夢的崔偉老婆,邢佳棟的劫匪,趙毅的學校校長,他們的表演也共同構成了,一幅現實的人性圖景。
提到國產懸疑劇,那絕對就繞不開一個名字。
鵝廠X劇場。
這是迷霧劇場崛起后,又一個懸疑劇的王牌廠牌。
但在貢獻出《漫長的季節》《繁城之下》等懸疑佳作後,也遭遇了迷霧劇場類似的困境。
而這部王寶強的《棋士》,或許終於為x劇場破局。
因為王寶強不再將敘述重心放在案件獵奇性上,而是將鏡頭對準人物命運變化,講案件更講命運。
比如世紀初的人心變幻。
劇組對90年代的複刻堪稱教科書級別,斑駁的磚牆、褪色看板、老式夾克衫的褶皺,連肯德基包裝盒都和童年記憶里的一模一樣。
但劇組真正在意的,是映射那個世紀劇變下,小人物在不由自主之中,人性如何面對不可控的生活。
又比如人生如棋局。
劇中的崔業,其實是在錯誤的時間,出現在了錯誤的地點,但棋開了,就只能下下去。
劇中沒有故弄玄虛的懸疑,而是讓每個角色在命運突襲時做出最真實的抉擇。
如何落子,決定了後面的人生局。“走不好,就是全盤皆輸、步步錯。”
相比以往國產懸疑博眼球的大尺度案件,《棋士》最吸引人的,反倒是人物命運的懸疑。
觀眾最想知道的,是崔業下一步棋,如何落子,結局如何?
而對王寶強而言,從北影廠門口的群演到百億影帝,這二十年就像在下一盤慢棋。
《棋士》是不是他的又一步妙棋?我們靜觀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