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來自薩里大學強調,習慣是線索(情境)與反應之間的心理紐帶,這種聯繫會受到其它競爭性衝動的影響。
薩里大學(University of Surrey)的專家提出,通過摒棄關於習慣的“流行心理學迷思”,我們能更深入地理解自己的行為模式,並採取更有效的行動策略。
流行心理學常將穩定的行為模式簡化為習慣,暗示培養新習慣總能帶來正面且持久的改變。
根據薩里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的最新分析,習慣實際上是特定情境(線索)與行為反應之間的一種心理聯繫。當個體處於某種習慣性情境時,會有一種無意識的驅動力促使其採取行動。但這種驅動力是否真的引發習慣行為,還取決於其他競相影響我們行為的衝動。
探討習慣性行為的本質
該研究報告的共同作者之一、薩里大學心理學講師本傑明·加德納博士指出:“形成習慣意味著在經常遇到的情境和頻繁採取的行動之間建立聯繫。”這些聯繫通過產生衝動幫助我們不經思考地執行常規活動。然而,推動習慣的僅是我們可能體驗到的眾多感受中的一種。
“衝動如同嬰兒一般,每一個都在爭奪我們的注意力。我們一次只能關注一個。這些衝動來源多樣——包括意圖、計劃、情緒和習慣。我們依據任何時刻最迫切需要關注的那個衝動來行動。”
通常,習慣的衝動最為強烈,引導我們重複日常活動,即使其他衝動也在爭取我們的注意力。然而,有時候其他衝動可能會更為強烈。
例如,寒冷的天氣可能會讓你的日常晨跑計劃受阻。
研究論文指出,雖然形成新的習慣有助於保持正確的行為軌跡,但它並不能保證新的行為會持續下去。
面對習慣形成和維持的挑戰
研究的合著者、薩里大學心理學高級講師菲力浦·拉利博士表示:“想想那些已经养成每天早上吃健康早餐习惯的人。如果某天起床晚了,沒時間吃早餐就匆匆離家,然後在上班途中吃了含糖零食,這種偶然的變故可能會讓他們感到失敗,甚至可能導致他們完全放棄健康飲食的計劃。因此,在嘗試培養新的行為習慣時,最好能制定一個備選計劃以應對突發情況,比如準備一些健康的零食,以便在忙碌的早晨能夠迅速享用。”
戒除不良習慣的策略
至於如何改掉壞習慣,薩里大學的研究人員提供了幾種策略。
加德納博士解釋說:“有許多方法可以阻止自己按照習慣行事。比如你想停止在看電視時吃零食,你可以嘗試避開誘因——即不打開電視。或者讓衝動行為變得困難些——不要在家裡存放零食。又或者,當你產生這種衝動時,努力制止自己。”
“儘管潛在的習慣可能仍然存在,但這些策略可以減少‘壞’行為自動發生的機會。”
拉利博士補充說:“從原則上講,如果你無法避免觸發習慣的線索,或使行為變得更加困難,那麼用好習慣替換掉壞習慣是一個次優策略。採取某些行動總是比完全不做為要好,只要你持之以恆,隨著時間的推移,新的行為應該會佔據主導,壓倒由舊習慣產生的任何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