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自私還是無私?巴特勒的選擇題?
更新于:2025-03-26 18:22:14

在過去幾個星期裡,勇士球迷可能度過了一段相當不錯的日子。自從球隊得到巴特勒之後,他們打出了19勝3負的出色戰績,球隊打出了聯盟前五級別的進攻以及前二水準的防守。

而在這之前,勇士的進攻任務全部系於庫里一身,即便讓他瘋狂燃燒,球隊也依然難求一勝。但是在得到巴特勒之後,庫里似乎重新煥發活力。

自巴特勒加盟勇士之後,庫里打出了場均28.6分6助攻4籃板的出色表現,投籃命中率49%,三分球命中率41%,罰球命中率為92%。

相當出色的回暖表現。

但如果一定要在這一段溫暖時間里找到一些擔憂的地方,還是能夠找到的。

最突出的一點就是巴特勒的進攻出手比例,不知道是何原因,自從來到勇士之後,巴特勒籃下出手的意願相當低。

我們回憶一個場景:巴特勒在一次漂亮的轉身動作之後突破防守,處於完全空蕩的禁區中央地帶,站在他面前的是國王的大個子特裡–萊爾斯,這是一名完全稱不上什麼護框優質選手的內線,巴特勒具備挑戰他的能力。

但隨後他卻選擇把球傳給了週邊的小佩頓,而後者的三分球命中率只有30%。

並不是什麼意外的選擇,結合勇士的比賽來看,巴特勒在場上經常這樣做。他的優勢就吸引到多名防守人為隊友創造出空位機會,這確實是屬於團隊籃球的最好呈現。

但如果我們從不利的角度來看,巴特勒經常會選擇放棄一些有可能的得分機會,然後選擇一次難度較高的傳球,希望隊友能夠來完成進攻。

結合數據來看,勇士時期巴特勒的傳球次數遠遠多於熱火時期,而這不僅僅只是場均助攻數據的增加。某些方面來看可以歸結於勇士強調球權流動的戰術體系,但同時也反映出了巴特勒加盟球隊以來更加專注於助攻隊友,而並不是自己完成終結。

對於這一點,主教練科爾在巴特勒勇士首秀的第一場比賽似乎就已經注意到了:

“他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的傳球,他的傳球改變了一切,讓比賽變得更加流暢,而且他能夠在任何地方做到這一點。他可以突破到內線區域,然後再傳出去,或者在運球中直接傳球。”

不可否認的是,巴特勒的比賽也確實為勇士其他人創造了更多機會,但從某些時刻來看,他似乎有些過於無私了,特別是在需要他自私的回合里,這種無私反而有些不太好。

舉個近期的比賽案例:

三月初勇士對陣活塞的最後時刻,在比賽最後僅剩不到一分鐘時,勇士僅領先對手1分。巴特勒藉助庫里的掩護換防突破了對手防線,此時站在他面前的唯一阻礙是坎寧安,一名完全不擅長護框的防守人。

並且此時他的站位稍稍有些靠外,處於協防狀態,按照巴特勒的運動能力和終結手段,他完全可以很輕鬆的完成這次得分。

意外的是巴特勒選擇把球傳給了處於空位的波斯特,雖然這名大個子在那段時間里展現出不錯的三分投射能力,但在接到巴特勒傳球之後,波斯特投出了一記三不沾,隨後活塞在下一個回合當中搶到了領先。

從團隊性來看,巴特勒這個突破分球並沒有太大錯誤,他選擇調動隊友的得分能力,看起來也像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但是在這種關鍵情況下,他原本有機會輕鬆得分或者是造成對方犯規,這些都是他一直以來相當擅長的事情,結果他卻選擇了一個看似正確,但比較反常的選擇。

在擊敗尼克斯比賽的賽后採訪中,巴特勒談到自己在個人得分和組織隊友之間的選擇平衡:

“我不僅僅是一名得分手,如果我願意我可以得分,我可以出手那些最困難的投籃,沒有人會質疑我。但我希望的是讓所有人參與進來,我希望讓隊友能夠出現在正確的位置上。”

在常規賽期間,巴特勒選擇讓波斯特,穆迪,小佩頓這些人來接應完成終結進攻,這個選擇並沒有什麼問題。

但我們不能忽視一點,這些角色球員到了季後賽大概率會被對手針對性的放掉,而一旦進入這種階段,球隊就需要巴特勒本人站出來解決問題了。

我們可以理解成巴特勒希望在常規賽階段盤活球隊,但比較讓人擔憂的一點是,巴特勒是否會習慣於放棄自己籃下的一些輕鬆出手機會。

而這種習慣到了季後賽舞臺上很可能會讓他本能性的去傳球,而當他意識到需要自己站出來解決問題時,很可能他的進攻手感已經不像過去那麼穩定了。

結合他來到勇士之後的籃下終結表現,54%的命中率稍顯掙扎。而根據統計數據來看,這並非是最近才出現的問題,賽季還在熱火時,他的籃下命中率就已經下滑到了58%的水準。

從季後賽的視角來看,這絕對不是一個值得樂觀的信號。

話雖如此,參考過往幾年巴特勒在季後賽的英雄表現,我們大概率還是會對於他的季後賽前景持看好態度。就像他自己在採訪中所講的那樣:

“當輪到我的時候,你們就會知道我該出現了。而在那之前我都會把籃球傳給空位的隊友,讓我的隊友們來投籃,讓他們在轉換進攻當中去得分,我們才會一直贏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