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挖野菜必看!這10種“精品”隨便做都好吃
更新于:2025-03-26 15:27:22

春天一到,暖陽輕灑,大地像是被施了魔法,到處都煥發著生機。田間地頭、山野小路,嫩綠的野菜星星點點地冒了出來。這個時候,帶上小鏟子、竹籃,去郊外挖野菜,簡直是春日里最愜意的事兒。既能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又能收穫免費又營養的美味,錯過可就太遺憾啦。不過,Vegetable Family 龐大,好多人都傻傻分不清。今天,就給大家扒一扒 10 種超讚的野菜,不管咋做都好吃。

薺菜:春菜界的 “扛把子”

薺菜在野菜圈那可是響噹噹的存在,被封為 “春菜之王”。它就像個頑強的小戰士,全國各地都能紮根生長。薺菜的葉子呈鋸齒狀,嫩綠嫩綠的,湊近一聞,有股淡淡的清香。每到春天,河邊、山坡、塔諾,到處都有它的身影。把薺菜和雞蛋一起炒,雞蛋的香味融入薺菜的清新裡,那味道,絕了。要是用來包餃子,咬上一口,鮮嫩的薺菜餡在嘴裏爆開,滿滿的都是春天的味道。涼拌薺菜也別有一番風味,清爽可口,讓人食慾大增。現在正是薺菜鮮嫩多汁的時候,遇到了可千萬別手軟,趕緊挖回家嘗嘗。

蒲公英:不只是孩子的 “玩具”

春天,草地上總能看到蒲公英的身影,白白的絨球,孩子們總愛對著它吹氣,看著種子飄向遠方。可很多人不知道,蒲公英還是一種美味的野菜呢。它繁殖能力超強,種子隨風飄散,落到哪兒就在哪兒安家。蒲公英的葉子邊緣有波浪形的鋸齒,顏色翠綠。

它有著清涼下火的功效,是春季養生的好食材。吃法也多種多樣,涼拌的話,把蒲公英洗凈,用開水焯一下,加上調料,清爽解膩。炒著吃,口感獨特。還能煮粥、做餡,甚至曬乾了泡茶喝。在東北地區,人們喜歡直接蘸醬吃,簡單又美味。不管怎麼做,蒲公英都能給你的餐桌增添一抹春日的色彩。

枸杞芽:春季裡的 “滋養嫩芽”

都說枸杞渾身是寶,枸杞芽也不例外。初春,枸杞樹上冒出的嫩梢、嫩葉,就是枸杞芽。它生長在野外山頭,有著獨特的清香,還帶著一絲甜味,古人還給它起了個好聽的名字叫甜菜頭。枸杞芽的營養價值可不輸枸杞子,能炒著吃,和肉絲搭配,鮮嫩可口。涼拌也不錯,保留了它的營養。煮湯時放上一些,湯都變得清甜起來。甚至還能直接生吃,感受那原汁原味的鮮嫩。在菜市場看到枸杞芽,可別錯過,買回家嘗嘗這春季獨有的美味。

香椿:春季特有的 “香餑餑”

香椿,在春季蔬菜里可是獨樹一幟。它還有香椿芽、椿芽、毛椿等好幾個名字。在華北、華東地區常見。香椿的葉子是暗紅色的,透著一股獨特的清香。涼拌香椿,清爽可口;和雞蛋一起煎,香氣四溢;油炸香椿,外酥裡嫩。香椿餅、香椿拌豆腐、香椿餡餃子,都是餐桌上的美味佳餚。不過,有些人对香椿的味道不太能接受。其實,這可能是因為吃的季節不對。每年初春,是香椿最好吃的時候,鮮嫩多汁,香氣淡雅。吃的時候,用開水焯燙一下,能大大降低亞硝酸鹽的含量,吃起來更放心。現在正是香椿上市的好時節,趕緊嘗嘗吧。

榆錢:寓意美好的 “銅錢野菜”

春天,榆樹上長出一串串圓圓的果實,那就是榆錢,它也是榆樹的種子。因為長得像銅錢,所以古人給它起了這個名字,吃榆錢還有年年有餘、吉祥富貴的好寓意呢。剛長出來的榆錢特別鮮嫩,口感清甜爽口,直接生吃就很美味。當然,作為美食大國,榆錢的吃法可不止這一種。常見的有做菜餡,和肉、韭菜搭配,包成餃子,鮮香無比。煮粥時放上一些榆錢,粥都變得清甜起來。最受歡迎的吃法當屬蒸榆錢,把榆錢和麵粉混合,上鍋蒸熟,保留了榆錢的甘甜,再配上蘸料,那味道,讓人回味無窮。

馬蘭頭:南方人春日的 “心頭好”

馬蘭頭,又叫馬蘭、紅梗菜,在南方地區極為常見。在江南,每到春天,家家戶戶都愛吃馬蘭頭。它適應性強,全國各地都能看到它的身影。馬蘭頭的葉子細長,邊緣有鋸齒,4 月是它的最佳食用期。這時候的馬蘭頭嫩芽,帶著一股獨特的清香。可以和肉一起炒,肉香和馬蘭頭的清香相互交融。燉湯、做羹也不錯,味道鮮美。涼拌馬蘭頭更是清爽可口,是春日餐桌上的一道健康美食。馬上 4 月就到了,去郊外的時候,要是看到馬蘭頭,挖一些回家嘗嘗吧。

蕨菜:山菜中的 “王者之味”

蕨菜被稱為 “山菜之王”,營養豐富,在古代可是窮人的救命菜。在甘肅,蕨菜還被細分為羊蕨、牛蕨、水蕨等好幾種。蕨菜的葉芽和嫩莖,富含多種維生素。它可以和雞蛋、肉類一起炒,口感軟嫩,清香味濃。涼拌蕨菜,清爽可口。煮湯的話,湯鮮味美。不過,蕨菜在食用前,得用沸水燙一下,再在涼水中浸泡,去除異味后才能吃哦。

苜蓿菜:營養豐富的 “三葉草”

苜蓿菜,也就是我們常見的 “三葉草”,又叫 “草頭”“金花菜”。4、5 月的時候,在野外很容易找到它。苜蓿菜的營養價值極高,蛋白質、鈣、磷等含量比菠菜還高。它的葉子嫩綠,口感鮮嫩爽口。吃法多種多樣,清蒸苜蓿菜,保留了它的原汁原味。涼拌的話,清爽解膩。清炒苜蓿菜,口感清香。煮湯時放上一些,湯變得更加鮮美。還能做成苜蓿菜盒子、苜蓿餃子等美食,被大家讚譽為 “春日里的舌尖美味”,是家庭餐桌上的一道好菜。

麵條菜:田間地頭的 “細長美味”

麵條菜,學名叫麥瓶草,是一種草本植物。在古代,人們常採它來充饑。因為它形狀細長,吃起來口感和麵條一樣軟,所以有了麵條菜這個俗稱。它大多生長在田間地頭,麥地里、菜地里最常見。

開春後,很多人就會去地里採摘麵條菜。麵條菜的葉片和幼莖,富含各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口感清甜、味道清香。最適合做菜了,蒸著吃,加上調料,美味可口。清炒的話,口感鮮嫩。燉煮或拌餡也都很不錯,怎麼吃都好吃。

折耳根:愛者極愛,厭者遠之的野菜

折耳根,學名魚腥草,生長在南方的溝邊、溪邊或濕地上。一聽這名字,就知道它有一股類似魚腥的味道。不過,吃起來卻是脆嫩爽口。就像榴槤和臭豆腐一樣,喜歡它的人,越嚼越香,覺得十分爽口;受不了它氣味的人,連靠近都不願意。春天,折耳根長得 “鮮香肥美”。把它洗凈,配上辣椒油、醬醋、蒜泥、香菜和蔥,涼拌在一起,酸辣可口,是南方人春日里下飯解膩的一道美味小菜。

春天的野菜雖然美味,但可不能亂採亂吃哦。一定要挖自己認識的野菜,避免誤食引起身體不適。野菜也不適合生食,食用前,一定要做好清洗、焯水等工序,這樣才能安安心心地享受這春日里的美味野菜。趁著春光正好,趕緊去郊外挖野菜吧,把春天的味道帶回家。

【本內容為故事類醫療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內容所出現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為藝術加工,並非有意冒犯或貶低任何個人、團體或組織。如有雷同,純屬巧合,請理性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