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由Sammy公司推出的FC動作遊戲《火炮》(日版名《GUN-DEC》也可翻譯為《火炮偵探》),稱得上代表紅白機晚期集大成的巔峰之作。它的發售已經是1991年了,雖在FC臨終,卻仍斬獲Fami通24/40的高分,位列IGN百大NES遊戲第47名,成為FC遊戲機機能調教的技術標杆。
FC《火炮》完美融合賽車追擊、橫版過關、FPS射擊等遊戲模式,在16位機時代前夕展現出FC遊戲機令人驚嘆的機能。
開篇的公路追擊戰融合《火箭車》的競速元素與射擊玩法,玩家需操控可三段加速的武裝車輛在高速公路展開生死追逐。
當首關小BOSS轟然倒塌後,鏡頭突然拉遠,遊戲秒切至《蝙蝠俠》《特救指令》式的橫版捲軸場景,這種關卡類型劇變的設計在FC平臺堪稱創舉。
主角哈特可攜帶三種武器:手槍(中距離精準射擊)、手雷(大範圍爆破)與武士刀(近身攻擊)。
遠端武器手槍和手雷雖有但要限制,消耗完畢後卻會自動補滿,理解成一個內置攻擊CD即可,比同時期的FC《蝙蝠俠》玩起來要酣暢淋漓許多。
至於近戰武器武士刀的出刀前後均有判定,跟雜兵近身纏鬥十分實用,看似平庸實際卻是最常用的武器了。
在卡帶容量極其有限的年代,《火炮》竟植入十幾段過場動畫,與當年的《忍者龍劍傳》系列有一拼。
只不過《火炮》的遊戲場景可要比忍者遊戲豐富得多,從冷峻的特工片開場到實驗室的生化危機,從唐人街的霓虹雨夜到中南美洲的坦克突襲,每個場景都通過分鏡運鏡展現敘事張力。
特別是克隆體冷笑的結尾鏡頭,應該是為了續作埋下伏筆,這種開放式結局在FC遊戲中極為罕見。
說到劇情,《火炮》走的是FC末期十分流行的脫褲魔“劇院系列(TECMO THEATER)”敘事手法,運用了大量的電影感分鏡來表現劇情動畫。
《火炮》的劇情圍繞著"原罪計劃"展開,編織出跨越三大洲的陰謀網。私家偵探哈特受雇追捕神秘生物,卻逐漸揭開生化克隆的驚天秘密,當玩家操控角色從紐約公路殺到南美雨林再潛入地下實驗室時,會經歷基因編輯、克隆陰謀、末日危機等一系列劇情,當我們最終消滅克隆體大BOSS回看整部劇請時,會驚訝的發現這不就是幾年之後《生化危機》系列的整體流程嘛?
《火炮》的悲劇在於生不逢時。在《魂鬥羅》《忍者龍劍傳》統治的橫版時代,這個融合多種玩法、擁有電影級敘事的遊戲,卻因"GUN-DEC 火炮”這個莫名其妙的譯名給埋沒。
如今回望,它不僅是FC機能極限的展現,更是遊戲作為"第九藝術"的早期覺醒。那些陰暗寫實的場景、多線並行的敘事、充滿金屬質感的BGM,共同構建出超越時代的遊戲美學。或許正如結尾克隆體的冷笑,真正的經典永遠不會真正消亡。
只可惜這段FC末代留下的開放式結局,恐怕永遠也不會得到官方的延續了,不知你曾經是否玩過這款經典的《火炮》遊戲,記得評論區討論哦!
作者:諾亞主機(20后遊戲編輯)
編輯:小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