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贖》:這部被很多人認為是“影史第一”的作品,你真的看懂了嗎?
更新于:2025-03-26 13:43:11

1994年是全球電影佳作井噴的一年,國外有《阿甘正傳》《這個殺手不太冷》《肖申克的救贖》,國內有《陽光燦爛的日子》《九品芝麻官》《醉拳2》等等。

而在這其中,《肖申克的救贖》常年霸佔各大電影排行榜前列,在豆瓣保持著9.7的超高評分,被無數人奉為影史最佳,可這部經典之作,你真的完全看懂了嗎?

影片開場,銀行家安迪被指控槍殺妻子及其情人,儘管他堅稱自己無辜,卻依舊被無情地判處兩個無期徒刑,這意味著他將在肖申克監獄度過餘生。

初入監獄的安迪,就像一隻落入狼群的羔羊,弱小又無助,在獄中,他與黑人囚犯瑞德結識,瑞德能通過各種渠道為獄友們提供一些外界的物品。

安迪從瑞德那裡買來一把小鎚子,聲稱要用來雕刻石頭,誰也想不到,這把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鎚子,日後竟成為他重獲自由的關鍵工具。

安迪憑藉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在監獄中逐漸站穩腳跟。

一次,獄警哈德利在屋頂抱怨繼承遺產要繳納高額稅款,安迪抓住機會,冒著被射殺的危險,冷靜地向哈德利提出合理避稅的建議。

他的專業知識讓哈德利刮目相看,不僅幫獄友們贏得了每人三瓶啤酒的獎勵,也為自己贏得了獄警的庇護,還爭取到了在監獄圖書館工作的機會。

然而,命運似乎總愛捉弄安迪,湯米偶然得知安迪案件的真相,原來真兇另有其人,安迪滿心歡喜地以為終於可以沉冤得雪,重獲自由。

可貪婪、殘忍的典獄長諾頓卻為了自己的利益,不僅拒絕幫安迪翻案,還殘忍地殺害了湯米,將安迪最後的希望也徹底碾碎。

那一刻,安迪的世界彷彿再次陷入了無盡的黑暗,但安迪並沒有被打倒,他內心對自由的渴望如熊熊烈火,越燒越旺。

在一個風雨交加、電閃雷鳴的夜晚,安迪通過自己用小鎚子花了19年時間挖通的地道,爬過500碼惡臭的污水管道,終於成功越獄,重獲自由。

這是影片中最震撼人心的場景,安迪在雨中張開雙臂,仿佛在擁抱自由,也擁抱新生。

安迪越獄后,利用為諾頓洗黑錢時捏造的假身份,取走了諾頓貪污的部分錢財,並將諾頓的犯罪證據公之於眾。

最終,諾頓畏罪自殺,哈德利被捕,而安迪則在墨西哥的齊華坦尼荷小鎮,那個他夢想中的地方,過上了自由的生活。

表面上看,這是一個關於越獄的故事,但它的內涵遠不止於此,它是對自由、希望、信念的深刻詮釋。

安迪在監獄中,身體被禁錮,可他的精神卻從未被束縛,他用希望對抗絕望,用信念支撐自己。

就像瑞德所說:“有些鳥兒是關不住的,它們的每一片羽毛都閃耀著自由的光輝。”

影片中還有對人性的深刻探討,影片中老布在監獄中度過了50年,當他終於獲得假釋出獄時,卻發現自己無法適應外面的世界,最終選擇自殺。

而安迪與老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始終堅守內心的自由,不被監獄環境同化,他的成功越獄,不僅是身體的解脫,更是精神的救贖。

另外,獄警的殘暴、典獄長的貪婪與虛偽,他們代表著人性的黑暗面,而安迪的善良、勇敢和堅持,以及他與瑞德之間真摯的友情,則體現了人性的光輝。

在肖申克這個充滿罪惡和絕望的地方,這些美好的品質顯得尤為珍貴。

《肖申克的救贖》之所以被認為是影史第一,不僅僅因為它有精彩的劇情、出色的表演和深刻的主題,更因為它能引起觀眾內心深處的共鳴。

它讓我們思考:在生活的困境中,我們是否能像安迪一樣,堅守希望和信念,追求真正的自由?

無論你是第幾次觀看這部電影,每次都會有新的感悟和收穫,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歷久彌新,永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