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年會”都有啥?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配套活動亮點搶先看
更新于:2025-03-26 13:28:02

3月27日至31日,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將在北京舉辦。目前,論壇年會的各項籌備工作已經就緒。

 

這場“年會”不僅是一場科技盛會,也是文化與藝術的盛宴。據介紹,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將組織策劃20余場配套活動,不僅展示分享細胞和基因治療、可控核聚變等行業最新科技成果,還有以“AI+”為核心的海澱戶外科普活動,通過科技展示、科普表演、互動體驗,為公眾帶來一場豐富多彩的沉浸式科普。

3月25日下午,記者來到中關村會議中心,參觀了“上天入海”的四套專業服裝。工作人員講解了航天艙內工作服、潛航員工作裝備等的獨特之處;在海澱區三山五園藝術中心,《京西攬勝——北京畫院藝術家筆下的“三山五園”》展覽已準備完成,展出美術精品90餘件。

近距離接觸航太服、潛航員工作裝備

 

走進中關村會議中心的大廳,在中央顯眼位置陳列著兩套紅色、兩套藍色的特殊服裝。紅色的為中國南(北)極考察隊連體工作服、中國高海拔攀登連體羽絨服,藍色的為航天艙內工作服、潛航員工作裝備。

 

其中,航天艙內工作服吸引了最多關注。“這裡展示的是‘神19’太空人在艙內穿的人體工作服,從‘神12’到‘神19’,太空人的艙內服裝中有95%以上是探路者生產的。”探路者集團品牌總監黃業介紹,探路者從2016年起,持續助力中國載人航太事業,生產十多類艙內服裝裝備,並參與了相關航太服標準制定。

 

“這套服裝,摸起來是純棉質感,是由混合科技面料做成的,具有舒適、阻燃、防刺耐劃等特點。”黃業告訴記者,這套衣服太空人要連續穿兩個月,所以服裝要做到不起球、無異味、抗菌、不產生靜電等。同時,這套衣服完美貼合太空人的體形,領口袖口的誤差在一毫米以內,“太空人們有體形管理,體重幾乎不變,這套服裝在身上穿兩個月以後,與太空人們的體形誤差還會保持在一毫米之間。”

 

此外,包括中國南(北)極考察隊連體工作服、中國高海拔攀登連體羽絨服、潛航員工作裝備,上述四類國家級項目服裝裝備,都使用了探路者自主研發的“極地仿生科技平臺2.0”中的面料科技。2.0科技平臺由13項面料科技和4項大底科技構成,通過汲取自然生物形態、結構、特質、功能等進化特徵,結合產品概念進行研發創新。

 

今年,探路者作為“中關村論壇品牌合作夥伴”,第三次承接官方服裝需求,為論壇工作人員和志願者提供外套、T恤、褲裝、背包等全套定製服裝裝備。其中,工作人員外套應用了防風保暖防護科技面料,模仿海豹皮膚表面,能快速排出汗氣,輕薄防風,穿著舒適且耐磨,還能有效抵禦小雨和意外濺濕。

 

記者瞭解到,和往屆相比,今年官方服裝使用了防風透氣環保膜材料,大部分產品的包裝採用了環保材料,環保元素更多。

 

此外,展區展示了智慧滑雪頭盔。頭盔擁有專利摔倒檢測和SOS求救報警功能,內置高精度感測器,一旦檢測到意外摔倒,會自動發送包含精準定位和求救簡訊給APP內預先設置的緊急聯繫人。搭配APP使用,手機數據網路覆蓋範圍均可即時對講,不受物理距離限制。配備耐低溫鋰電池,在零下30攝氏度環境下也能正常工作。

 

從三山五園、愛琴海到人工智慧,這裡將舉行三場展覽

 

三山五園是北京西郊皇家行宮苑囿的總稱,三山是指萬壽山、香山、玉泉山,五園是指頤和園、靜宜園、靜明園、暢春園和圓明園。三山五園文化藝術中心位於海澱公園西北角。論壇期間,三山五園文化藝術中心將舉辦三場展覽,開設三個活動。

 

3月27日至3月31日,三山五園文化藝術展將展出《京西攬勝——北京畫院藝術家筆下的“三山五園”》《邂逅愛琴海:那不勒斯國立考古博物館文物精華展》《亞洲數位藝術展》。

 

現場工作人員介紹,《京西攬勝——北京畫院藝術家筆下的“三山五園”》展覽以三山五園為創作選題,北京畫院九位畫家代表以三山五園為主要創作內容,在三山五園研究專家創作輔導下,通過採風、寫生等創作工作,結合海澱區文化地標、公園、景區、產業園區等重點點位,創作美術精品90餘件。

 

《邂逅愛琴海:那不勒斯國立考古博物館文物精華展》展覽呈現義大利那不勒斯國立考古博物館123件珍貴文物(西元前6世紀至西元2世紀),以雕塑、陶器等展現古希臘文明的語言、文化與生活。《亞洲數位藝術展》則聚焦“人工智慧”,探討人機協作與創意增強、AI的透明度與可解釋性等目前AI創新與文化影響交匯處最受矚目的議題。

 

此外,論壇期間,這裡還將開設三場活動。其中,“千古絕藝 匠心傳承”——中關村論壇非遺主題活動將在3月27日論壇開幕式現場舉辦。活動包括靜態展示和互動體驗兩個板塊。4個非遺專案(花絲鑲嵌製作工藝、剪紙、彩塑京劇臉譜、風箏製作)傳承人現場展示手工技藝,嘉賓可互動體驗。

 

活動還將設置互動體驗10項、設置集章打卡區及海澱非遺AIGC體驗倉,可以實現嘉賓3D手辦列印、定製三山五園、論壇場景等專屬產品。

 

20余場配套活動,展示科技如何改變生活、城市和社會面貌

 

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將組織策劃20余場配套活動,相比往年,參與主體豐富多樣,覆蓋科研院所、大中型企業、初創企業、投資機構、高等院校、青年科創團體等。

 

中關村論壇運營機構中關村國際會展運營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裘里晶介紹,今年的論壇年會議題更加豐富,彙聚了京東方、北京銀行、北控集團等十余家創新創業主體,圍繞細胞和基因治療、可控核聚變、新一代資訊技術、新材料等前沿技術,產業創新、科技金融以及科技賦能社會發展等方向舉辦企業專場活動,分享行業最新科技成果,展示科技如何改變生活、城市和社會面貌。

 

“此外,將在海澱、石景山、朝陽三區,同期舉辦豐富多彩的文化展演、戶外科普、科技嘉年華、科技創新節等科技文化活動,以科技文化共生為核心,讓科技成果走出實驗室。”裘里晶介紹。

 

3月28日至3月30日(週五至周日),海澱區將舉辦以“AI”為主題的海澱戶外科普活動,舉辦地設置在海澱公園。海澱區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成員、副主席劉傳介紹,海澱戶外科普活動將以“AI+”為核心,圍繞生活、運動、健康、教育、農業、文化六大主題,通過科技展示、科普表演、互動體驗,為公眾帶來一場豐富多彩的沉浸式科普。

 

此外,中關村壹號園區舉辦的2025中關村硬科技嘉年華將設置硬科技新品首發首秀、AI跨界場景體驗、未來生活方式等展區,攜具身智慧、生成式AI、智慧應用等硬科技領域新奇特技術及產品亮相。 

 

新京報記者 王景曦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