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汽埃安公佈的銷量數據顯示,其1-2月累計銷量35,256輛,同比下降15.3%。2024年全年,廣汽埃安累計銷量374,884輛,同比下滑21.19%,主力車型AION S和AION Y銷量波動劇烈。以AION Y為例,2023年8-12月月均銷量超2萬輛,但2024年5月跌至17,190輛,2025年1月進一步環比暴跌53.83%至4,851輛;AION S則在2025年1月環比下滑72.6%,兩款車型的銷量縮水直接導致埃安的銷量失速。儘管2025年2月銷量同比反彈44.73%至14,482輛,但前兩月累計銷量仍同比下降15.3%。
廣汽埃安的銷量崩塌與其過度依賴網約車市場密切相關。2024年,AION S和AION Y合計銷量佔比達74.4%,其中網約車採購佔據大頭。但隨著網約車市場飽和及Robotaxi試點推進(如武漢已出現無人駕駛計程車),傳統網約車需求銳減。與此同時,比亞迪、吉利、長安等品牌通過性價比和差異化競品搶佔個人消費市場,進一步擠壓了埃安的生存空間。
車質網數據顯示,廣汽埃安車型投訴量在2024年下半年激增,涵蓋動力系統故障、電機異響、續航虛標、車機卡頓及車身生鏽等數十類問題。典型案例包括:AION S車主購車9個月內更換后減震、驅動軸總成等核心部件;AION RT車主提車當日即發現電驅系統異響,廠商僅以“免費更換”搪塞,拒絕退換新車。這些事件不僅損害品牌口碑,更折射出埃安在規模化擴張中忽視品控的隱患。
為扭轉頹勢,廣汽埃安於2025年推出起售價6萬元的UT車型,試圖以低價衝擊A0級市場。然而,該市場已被比亞迪海豚和吉利星願等車型牢牢掌控,且燃油車通過終端降價持續反撲,讓埃安UT的市場前景充滿了不確定性。廣汽埃安的危機並非孤例,而是新能源行業洗牌的縮影。若埃安無法解決產品品質與市場定位等矛盾,恐難逃邊緣化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