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台NAS是J1900,使用U盤引導的黑群6版本,通過ddns+ipv6實現外網訪問,讓我從此踏入了新世界的大門~但J1900那孱弱的性能,多運行幾個容器就開始卡頓了,其核顯也不支援轉碼,難以搭建我心心念念的媒體伺服器。於是打算給硬體全部來一遍升級,在此將裝機教程和經驗分享如下:
機箱:瀚存見方L8
CPU:G4560
主機板:微星H110M PRO-VD
記憶體:威剛萬紫千紅ddr4 4Gx2
固態:興銓512G
散熱:英特爾原裝散熱
電源:明緯LRS-100開關電源+DC-ATX轉接模組
硬碟:希捷酷鷹2T
作為學生黨的我現在還買不起太多的硬碟,但還是忍不住想要組一個能流暢轉碼觀看影視的NAS,因此CPU使用了超級便宜但核顯很強的G4560,為了加強轉碼能力,使用了雙通道記憶體條,雖然加起來只有8G,但跑一些基本容器也夠了。
此外,為了盡可能的降低功耗,我使用了開關電源加DC-ATX模組的方案,開關電源轉換效率高,實測能比大部分ATX電源低10W左右的功耗,換算下來一年能節省87度電,效果還是很不錯的。
至於機箱,本來打算隨便搞個二手機箱的,但無意間看到了見方L,瞬間心動了,支持ATX大板,8盤位熱插拔、擴展性非常好,最重要的是顏值也非常高,體積也不算大,雖說我現在的配置用這個機箱確實差了點,但我買這個機箱是準備用到退休的,不管以後硬體怎麼升級這個機箱都裝得下。
機箱拆解后一覽
主機板安裝CPU和記憶體
安裝散熱、插好Sata線
安裝DC-ATX電源
把主機板放入機箱並固定
將硬碟架放入機箱並連接sata線
給硬碟安裝機箱附帶的滑軌
將硬碟通過滑軌放入硬碟架中,實測安的很緊,用手撥弄硬碟基本不會晃動
安裝風扇並安裝風扇支架
安裝機箱頂板
安裝機箱側板
最後蓋上磁吸防塵網,裝機完成!
在官網下載系統並使用Rufus燒錄到u盤
將u盤、網線、鍵盤滑鼠和顯示器都與NAS連接,開機,進入系統安裝介面
Enter進入第一個選項,選擇安裝系統的硬碟,推薦使用m2固態,速度更快
選擇系統分區大小和swap大小,點擊確定開始安裝
選擇系統預設網卡,確定ip位址,隨後系統會重啟,此時除了網線其他的線都可以拔掉了
用另一台電腦的瀏覽器輸入NAS的ip位址,成功進入nas的後台頁面
按照提示創建存儲空間,我這裡使用系統盤剩餘的空間和另一塊機械硬碟分別創建了兩個存儲空間
配置好之後,就可以愉快的開始NAS之旅了
最後,強烈推薦使用ddns+ipv6來實現外網訪問,效果非常好,由於篇幅原因這裡就不贅述了,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自行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