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洋筆記】從TimeEar BTE8與BTE8pure說起
更新于:2025-03-26 09:03:06

TimeEar雖然不是一個新品牌,但由於之前一直主打消費類市場,沒有專門經營HiFi領域的產品與口碑,因此在燒友中不算很有名氣;2024年一個BTE8,直接讓TimeEar聲名大噪,原因也很簡單,作為一個藍牙耳放產品,以300多元的價格,音質卻能夠橫掃比自己貴得多的同類產品,直接上升到和同價位及更高價位小尾巴PK的高度,爽文都不敢這麼寫……

BTE8我也算是早期使用者,認識了品牌方之後還在群裡搞了一波團購,確實在聲音方面是0差評。以適中的體積,在沒有明顯堆砌HiFi配置的情況下,能做出如此充足的推力和清晰通透的聲音表現,著實令人刮目相看。而下半年,TimeEar又推出了BTE8Pure,在聲音風格與硬體方面都做出了改變,使用CS4398獨立解碼晶元和雙RT6863D運放——算是在BTE8的基礎上加了一些“堆料”。而實際呈現的效果,我認為應該算是BTE8的一個平行版本而不是“升級版”。BTE8Pure比BTE8有升級嗎?當然有。它的聲音比BTE8更有感情,更飽滿,更能將人引入音樂的世界。而聲音素質方面,相比BTE8反倒沒有樂感的提升來得明顯。如果說BTE8是一台更多偏向還原和通透高素質的小機器,那麼BTE8Pure則是注入了更多感情和感性的音樂元素的機器,它們彼此間不存在替代或換代的關係。

關鍵是,這樣的兩台“袖珍型”小磚頭,為什麼能成為2024年便攜HiFi領域的“黑馬”型選手?包括我和幾位媒體老師在內,當初聽到BTE8時候的表情和反應都是:啥?這東西賣300多?——這不是在尬吹BTE8系列的性價比,畢竟誇張的銷量本身已經說明瞭問題。實話實說這玩意搶了很多入門級和進階級小尾巴的飯碗——畢竟聲音更好,還不用插線,還不吃手機電量,這種降維打擊誰遭得住呢……BTE8就是以同價位過人的聲音素質和極具還原性的聲音表現,俘獲了一大批自來粉。BTE8的聲音較為清冷,加上較高的三頻素質與出色的聲場和分離度,對於一些自身風格較為暖厚,或者素質本身不太夠的入門級耳機,在BTE8上能直接提升一個台階,這是讓很多人覺得“神奇”的地方。

那麼BTE8有缺點么?當然有,自身過於清冷的聲音風格,會使得音樂演繹時缺乏感情,畢竟素質不能代替樂感。當然你可以說“300多塊要什麼自行車”,但自行車該要還是得要的。於是BTE8Pure的誕生也算是順理成章。BTE8Pure去掉了前者身上的增益開關,而是對音量進行了進一步細化,實際上推力是絲毫沒有縮水的。而最大的進步前面也說了,8Pure的聲音更柔順、更有感情,在注重情感表達的曲目面前會顯得不那麼生硬和直白,音樂的韻味提升相當明顯。和BTE8相比,也許不會有那種一耳朵的“衝擊力”,但在聲音素養方面顯然更符合老燒的胃口。具體則體現在中頻的厚度和潤度變化,以及細節表現的進步——如果說BTE8的人聲有些冷冰冰和粗糙的話,那在Pure身上你已經找不到那些感受,取而代之的是溫潤柔順。此外在高低兩端的處理上,BTE8Pure看似收斂了很多能量感,聲音的飽滿度有所降低,實際卻是調音更加成熟的體現。本質上,你可以把BTE8Pure看作是BTE8的“柔和版”或者“成熟版”,更有利於長時間使用和聆聽。

個人認為BTE8在搭配方面要優於BTE8Pure。原因很簡單,BTE8由於自身“霸道”的聲音素質,對於不同風格類型的耳機都能釋放出驚人的能量感和三頻表現;而BTE8Pure相對內斂和成熟的調音自然少了幾分鋒芒,對於一些調音同樣內斂的耳機,則搭配起來聽感不如BTE8“爽快”,這點需要燒友們在下手前做好預判。

我在另一篇評測文章里提到,在便攜播放機整體向更加專業與高端的方向邁進之時,入門級留下的市場空白正迅速被小尾巴和藍牙產品佔領。而對於堅持使用有線耳機的人來說,便攜解碼耳放(小尾巴)和藍牙解碼耳放是目前唯二的選擇。未來這兩種產品形態的角逐會越發激烈。在入門級市場,我個人是更看好藍牙解碼耳放產品或者“二合一”類型的產品會佔據主導優勢的。因此像BTE8和BTE8Pure這樣的產品及其後續型號,相信會更受入門燒友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