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咪常見疾病與應對方法:新手鏟官的必備指南
更新于:2025-03-26 08:52:00

想必貓咪生病是很多鏟官頭疼的事,但是很多病症都是可以在平時生活中預防的。揭秘貓咪常見的疾病類型,及處理辦法,説明新手與資深鏟官更好地應對貓咪的健康挑戰。貓咪的疾病主要有寄生蟲、腸炎、貓鼻支、尿路感染、貓癬、貓傳腹、貓瘟等。

一、貓蘚:真菌感染的小惡魔

想像一下,貓咪的身上出現圓形蘚斑,毛髮脫落,皮膚乾燥並伴有皮屑。這可能是由於真菌感染、過敏、貓咪體質差或與其他患病貓咪接觸所引起的。為了有效治療貓蘚,你需要將貓咪隔離,剃掉病灶區域的毛髮,並使用彼特芬噴劑和軟膏。每天三次,持續使用直至痊癒。同時,保持環境乾燥清潔,避免與其他寵物接觸。

二、貓咪軟便:消化不良的小插曲

當貓咪出現軟便時,可能是因為消化不良、腸胃炎或環境變化所引起。棕黃色或黃色的不成型便便是其典型癥狀。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嘗試使用益生菌來調理貓咪的腸胃。如果情況嚴重,建議及時就醫。

三、貓咪黑下巴:小邋遢變大問題

貓咪下巴出現多個小黑點,嚴重時甚至會有紅腫脫毛的現象。這可能是由於激素失調、真菌感染或飯碗不乾淨所引起。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用生理食鹽水擦拭貓咪的下巴,輕輕擦拭1天2次,黑點就會逐漸消失。

四、貓鼻支:貓上呼吸道綜合症

貓鼻支是一種讓貓咪“感冒”的傳染病,專業上稱為“貓上呼吸道綜合症”。別看它名字挺文雅,但真要得了,貓咪可是很受罪的,會出現眼睛發炎、打噴嚏、流鼻涕眼淚等癥狀。

貓鼻支的潛伏期一般是3~6天。貓咪的皰疹病毒會在3到6天內爆發,而衣原體感染的潛伏期則要長得多,大概在5到10天之間。

這種病是怎麼傳播的呢?其實很簡單,病原體通過貓咪的呼吸道和消化道進入體內,然後在貓咪的鼻腔、咽喉、結膜和舌頭上安家落戶,大量繁殖。貓咪還會通過眼淚、唾液等分泌物把這些病原體排到體外,所以很容易傳染給其他貓咪。早期還不太嚴重的時候可以用貓鼻支滴眼液(每天3-5次,每次間隔3-4小時)

如果貓咪得了這種病,最常見的癥狀就是眼睛紅腫發炎、打噴嚏和鼻子、眼部分泌物增多。一旦發現貓咪有這些癥狀,一定要及時帶它去看獸醫哦!

五、貓咪淚痕:小淚痕大麻煩

當貓咪的眼睛出現過多的分泌物,特別是眼角的部位,這可能是由於上火、食物過油過鹹或眼部感染所引起。為了清除淚痕,你需要每天用生理鹽水擦拭眼角,並調整貓咪的飲食,避免食用過於油膩的食物。

六、貓咪耳蟎:小臟耳大問題

貓咪的耳朵感染耳蟎時,會出現頻繁甩耳朵和耳道有褐色分泌物的情況。這通常是由於貓咪免疫力低下、環境消毒不徹底或與其他患病寵物接觸所引起。為了治療耳蟎,你可以使用耳漂和耳膚靈進行治療。在用藥前,確保清理乾淨貓咪的耳道污垢。

七、貓咪感冒:換季的小考驗

在季節交替時,由於洗澡著涼或天氣變化,貓咪可能會出現感冒的癥狀。這包括食欲不振、打噴嚏、流鼻涕等。為了治療感冒,你可以给猫咪服用速诺感冒药。同時,為貓咪提供充足的營養和保暖措施。如果症狀嚴重或持續不退,建議及時就醫。

八、貓咪寄生蟲:看不見的威脅

寄生蟲是貓咪常見的健康問題之一。散養、喝生水或吃生肉都可能讓貓咪感染寄生蟲。癥狀包括嘔吐、便血等。為了預防寄生蟲感染,你需要定期給貓咪進行體內外驅蟲。每月進行一次體內驅蟲,每三個月進行一次體外驅蟲。在選擇驅蟲葯時,可以考慮使用內外同驅的大寵愛或愛沃克,也可以使用內驅搭配外驅一起使用的方法。此外,注意飲食衛生和環境清潔也是預防寄生蟲感染的重要措施。

九、下泌尿系統疾病:貓咪頻繁地跑廁所,但到了廁所門口又尿不出來

亂撒尿:有時候貓咪明明跑到廁所了,結果尿沒尿出來,就直接在廁所外頭撒了,真是讓人又氣又心疼。但別急著責怪貓咪哦,它可能是病了。疼痛叫聲:如果貓咪長時間尿不出來,它會非常痛,你可能會聽到它哇哇大叫。頻繁舔舐:公貓的“小弟弟”會頻繁地露出來,甚至有點發炎和紅腫。這可不是鬧著玩的。尿團變小:如果你發現貓咪的尿團比平時小了一半,那可能就是出問題了。這就需要你平時多觀察貓咪的尿團,及時發現問題。

如發現異常,建議及時就醫。以上就是説明大家總結的貓咪常見的幾種疾病,建議主人收藏。

校對 廖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