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喝酒的人,肝臟功能會衰退多快?醫生警告:取決於這3點
更新于:2025-03-26 08:30:01

肝臟,作為人體內最大的代謝器官,承擔著解毒、儲存營養物質、合成蛋白質以及調節體內糖、脂肪和激素的功能。

它像一個無聲的工廠,默默地完成每一項重要任務。然而,這個沉默的器官在面對酒精時,往往顯得異常脆弱。

長期、大量飲酒無疑是在持續消耗肝臟的功能儲備,甚至可能加速肝臟的衰退速度。

人們常說“一口酒傷肝,兩口酒傷身”,但實際上,天天喝酒的人,肝臟的衰退速度並非完全一致,

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包括飲酒量、飲酒時間以及個體體質差異。

首先,酒精的代謝過程本身就是肝臟的一項繁重工作。

進入人體的酒精,約90%由肝臟負責分解代謝。

酒精(乙醇)首先在肝臟中被乙醇脫氫酶氧化為乙醛,隨後再由乙醛脫氫酶進一步轉化為乙酸,最終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通過呼吸、汗液分泌物 尿液引流 體外。

在這個代謝過程中,乙醛作為一種有毒物質,會對肝細胞產生直接的毒性影響,破壞肝細胞膜的完整性,干擾細胞的正常代謝活動,進一步加重肝臟的負擔。

長期過量飲酒會使肝細胞持續受損,而肝臟的自我修復速度難以跟上損傷的積累,

最終可能發展為酒精性肝炎、脂肪肝,嚴重時甚至演變為肝硬化或肝癌。

有研究顯示,長期每天飲用超過60克純酒精的男性和40克純酒精的女性,肝臟受損的風險顯著增加。

為了讓這一數值更具體化,可以換算成常見酒精飲品:

一瓶500毫升的啤酒大约含有15克純酒精,一杯150毫升的紅酒大約含有18克純酒精,而50毫升的白酒則含有約20克純酒精。

如果一個人每天飲用超過三瓶啤酒、一杯紅酒或兩小杯白酒,那麼肝臟幾乎沒有喘息和自我修復的時間,受損風險顯著增加。

其次,飲酒的頻率和時間也會顯著影響肝臟的受損速度。

相較於偶爾飲酒的人,天天喝酒的個體,肝臟的工作負擔幾乎是連續不斷的。

肝臟具有一定的再生和修復能力,但這種能力並非無限制的。

如果肝臟每天都需要持續進行酒精代謝,肝細胞將幾乎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自我修復和再生。

這種情況下,酒精對肝細胞的破壞將變得不可逆,甚至可能在短時間內引發嚴重的肝臟疾病。

根據臨床觀察,長期每天飲酒超過三年的個體中,大約有30%-50%會發展為酒精性脂肪肝,

10%-20%會進展為酒精性肝炎,最終約5%-10%會演變為肝硬化。

除了飲酒量和頻率,個體體質差異也是決定肝臟衰退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人群在代謝酒精時,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的活性存在顯著差異,這與基因、年齡、性別、健康情況等因素有關。

例如,女性的乙醇脫氫酶活性普遍低於男性,因此女性對酒精的耐受性更差,更容易因長期飲酒而導致肝臟受損。

此外,患有脂肪肝、糖尿病、肝炎等基礎性肝臟疾病的人群,其肝臟解毒和修復能力本就較弱,長期飲酒更容易加速肝臟的衰退速度。

值得注意的是,酒精對肝臟的傷害往往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經歷三個主要階段: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肝硬化。

在最初的脂肪肝階段,肝細胞內開始積累過多的脂肪,肝臟會輕微腫大,部分患者可能沒有明顯的不適感。

然而,這一階段是可逆的,通過戒酒、改善生活習慣,肝臟仍有機會恢復健康。

若脂肪肝得不到有效控制,病情可能進一步惡化為酒精性肝炎,導致肝細胞大範圍受損,

炎症反應明顯加劇,患者可能出現食欲不振、腹脹、乏力、皮膚和眼白髮黃等癥狀。

若此時依然放任自流,肝臟將不可避免地進入肝硬化階段。

此時,肝細胞大量壞死,肝臟結構被破壞,出現廣泛的纖維化,肝臟逐漸失去正常的代謝和解毒功能,甚至可能發展為肝癌。

除了肝臟本身的病變,長期飲酒還可能引發肝外併發症。

例如,酒精會影響胰腺功能,增加急性胰腺炎的風險。

長期酒精中毒還可能導致高血壓、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

此外,酒精還可能影響免疫系統功能,使機體更容易受到感染,進一步加重肝臟的負擔。

為了減輕肝臟的負擔,減少酒精帶來的傷害,科學戒酒是關鍵。

然而,長期大量飲酒的人群突然戒酒,可能會引發戒斷綜合征,表現為焦慮、失眠、手抖,甚至癲癇發作。

因此,對於長期依賴酒精的人群,應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逐步減少酒精攝入,避免戒酒引發的健康風險。

除了戒酒,肝臟的健康還依賴於良好的生活習慣。

合理的飲食結構,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膳食,有助於修復受損的肝細胞。

戒煙、規律作息、適量運動,也是維持肝臟健康的重要手段。

此外,定期進行肝功能檢查,尤其是長期飲酒的人群,應將肝功能檢查納入常規體檢專案,及時發現肝臟早期病變,進行干預和治療。

由此引出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除了飲酒這一主要因素,還有哪些生活習慣或常見食物可能在無形中加重肝臟的負擔?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通過科學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全面保護肝臟健康?

肝臟的健康並非一朝一夕可以守護,而是需要長期的自律和細心呵護。

瞭解酒精對肝臟的影響,掌握科學的戒酒方法,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

才能讓這個默默奉獻的器官繼續高效運轉,守護人體的健康屏障。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如有身體不適,請諮詢專業醫生。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識,做您的線上專屬醫師。

參考資料

[1]李珊珊.看了這篇科普文,你會戒酒嗎?[J].肝博士,2024,(04):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