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的觀念里,生活就應該“節儉”。尤其是對於經歷過物資匱乏年代的老一輩人來說,更是成為了一種習慣。然而,有些看起來習以為常的“節儉行為”,卻恰恰在偷偷危害著我們的身體健康,並且很多人還都不知道。
本期就盤點6個無效的“節儉行為”,如果你家裡有老人,就趕緊讓爸媽停止吧。一、一次性塑膠袋放冰箱大多數老人都有收集塑膠袋的習慣,甚至逛超市時,還會使勁去薅“免費”的購物袋帶回家用。
可實際上,超市的購物袋並不免費,而是把費用計算到物品裡了,且費用隨著物品的價格而不等,差不多幾分~幾毛一個。
不過這並不是重點,而是大多數老人回家后習慣把物品連袋子一起放到冰箱裡收納。(尤其是肉類食材)
由於這些一次性塑膠袋大多都是PE材質,常溫下裝點東西沒有什麼問題,可若長時間冷凍冷藏的話,就可能會析出有害物質,如鄰苯二甲鹽等,繼而混入到食材中,對健康造成危害。
關於這個問題,應該也有家庭經歷過。比如塑膠袋冷凍后出現粉化情況,就是一個特別典型的例子。
建議:可以使用食品級的保鮮袋收納食材,如果想重複使用,一定不要暴曬,清洗晾乾就好。
二、炒完菜立馬關掉油煙機大多數人炒完菜后,都會立馬把油煙機關閉。可能是一種生活習慣,也可能是為了省一些電費。
不管是什麼原因,這個行為都不可取。不僅會對身體健康帶來危害,還會影響油煙機的使用壽命。
要知道在炒完菜后,空氣中本身就會殘留一些廢煙,並且含有多種有害物質,長期吸入就會對呼吸道健康產生危害,甚至可致癌。
此外,油煙機內部和連接管道之間也會殘留油煙和水氣。而當油煙機關閉后,這些殘留油煙和水氣也就不能充分排到公共煙道內,繼而影響到油煙機的排煙效果和使用壽命。
建議:炒完菜后等個5~10分鐘再關閉油煙機,並且熱菜時一定要打開油煙機,別為了省電費而危害到全家人的健康。三、炸過的油反覆食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有油炸食材的情況。只不過大多數人在炸完食材后,都會把油裝到罐子裡反覆食用,生怕會造成浪費。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炸過的油雖然可以再次食用,但反覆炸過的油(超過2次),或者放了太久的熟油一定不能食用。
要知道油在經過高溫之後,本身就會發生一系列化學變化。比如含有多種雜質、營養流失、釋放出有害物質(苯並芘)等。除了會影響人體吸收之外,還可能會增加患病風險。
建議:炸過的油儘快用掉,不要和新油混在一起。一旦熟油變成了深紅色,就不要再食用了。四、不刷鍋就炒下一道菜日常生活中,不僅僅是年輕人喜歡在炒菜刷鍋時偷懶,老人也習慣這樣做,並認為剛用的鍋沒必要刷,簡單沖一沖擦一擦就行了。
表面上看,這是一種正常行為,可實際上,這種節儉偷懶行為卻是不可取的,具體如下。1)鍋不刷乾淨就會殘留下油漬,再次高溫加熱後,就可能會產生苯並芘等致癌物。尤其是使用炸過的熟油炒菜,更容易釋放出有害物質。
2)鍋不刷乾淨就會殘留調味料和殘渣,和下一道食材混合后容易串味,繼而影響到菜餚的口感和賣相。
建議:還是把鍋刷乾淨再炒下一道菜吧,千萬不要為了省水或偷懶,給自己的健康造成危害。
五、一塊菜板“生熟”混著用不知道各位家裡的廚房都有幾塊菜板,我身邊有太多家庭都只準備了一塊菜板。可能是為了節省,也可能是嫌菜板多礙事。
因為在傳統的觀念里,不管用菜板切什麼,只要在使用前把菜板擦洗乾淨,就認為沒問題了。
可實際上,要把菜板洗乾淨真的很難。要知道生食里本身就有很多細菌和寄生蟲,切菜時很容易殘留到菜板上,繼而污染到熟食上,導致身體出現腹瀉、乏力等癥狀。
外,有些細菌哪怕你用開水清洗都殺不死。比如暗藏在菜板孔隙和劃痕裡的黃麴黴毒素,只有超過270℃的高溫才能破壞分解,家庭很難滿足這個條件。
建議:至少準備兩塊菜板,生食一塊,熟食一塊,最好蔬菜水果也單獨準備一塊。當然,刀具也是一樣。
六、“萬年不換”的木筷子有多少家庭的木筷子一年甚至幾年都沒有換過了?哪怕發黴發發黑,在老一輩人看來,只要洗洗還能接著用。
然而,作為每天與我們親密接觸的餐具,它所帶來的危害卻不容忽視。要知道木頭本身就具有吸水性,再加上表面有很多肉眼看不到的孔隙,長期使用后就會變成細菌和油污的“熱土”。
此外,木筷子發霉後同樣會產生“黃麴黴毒素”,就算放在鍋里用水煮都殺不死。
建議:木筷子通常5個月就更換一次,如果不想頻繁更換,就用304不鏽鋼筷子吧。
寫在最後:其實生活中的一些“大病小災”,往往都是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習慣引起的。看著不起眼,但長期累積下來,就會因小失大。所以過度節儉並不可取,尤其是涉及健康和安全問題時,我們更不能抱有僥倖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