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在首次裝修房子時,通常會“抄作業”。因為大部分人缺乏裝修經驗,作為初學者,只能借鑒別人的經驗或參考一些流行的網紅裝修案例。但老實說,盲目跟風有時更容易出錯,尤其是在衛生間的裝修中,這個區域環境複雜且使用頻率高,一旦處理不當留下遺憾,日後入住的體驗和舒適性會大大降低。
結合我自己兩次裝修的經驗,給大家提幾點建議,盡量避開我首次裝修時遇到的四個坑。
第一次裝修時,我在衛生間牆上裝了置物架來收納物品。雖然用了五年置物架還算牢固(畢竟打了釘子),但已經生鏽,後來置物架不夠用的時候,我買過新型免打孔的置物架,但它們承重有限,放不了太重的東西,有點雞肋。
因此建議大家在裝修衛生間時考慮安裝壁龕設計。不過不要貿然鑿洞做壁龕收納,要非常注意牆身結構的安全問題。可以在厚度大於25cm的非承重牆上開鑿做壁龕,或者包管做壁龕,盡量根據你家衛生間的空間結構來設計安排。
壁龕的好處有很多。一來不用擔心承重問題,可以隨心所欲地收納物品,而且擺放更穩固,不怕碰到或掉落。二來能提升衛生間的顏值,壁龕可以做成各種形狀,裝飾性強。不過要注意,壁龕的設計會增加施工費用,比買幾個好看實用的架子花費多些。
第一次裝修選了高級感的黑色花灑。然而每次洗完澡後,花灑上總會留下白色水漬,與黑色形成鮮明對比,很不舒服。還要定期使用酸性溶液清潔,否則看著斑斑的水漬影響心情。如果花灑品質差,還會掉漆,看上去特別磕磣。
其實傳統的不鏽鋼銀色花灑雖然有點老土,但卻是最耐用的,抗腐蝕也不容易積水垢,還比黑色便宜。當然,如果實在不喜歡,選白色也可以。花灑的顏色還是其次,更重要的是材質、噴射方式和效果、閥芯等。
第一次誤選了風暖浴霸,體驗非常糟糕。加熱慢,冷天吹出來的風也不熱,說好的熱風迴圈反而讓人更遭罪,洗澡時間長點還覺得悶。
所以第二套房堅決安裝燈暖浴霸,即開即熱,價格便宜,無噪音,升溫快,也沒有低端風暖的異味。有人说灯暖光线太强刺眼伤眼,但實際上沒人會盯著燈光看,有小孩的話可以提前打開讓衛生間熱起來后再關掉燈光,也很實用。個人覺得燈暖更合適。
安裝傳統水龍頭真的受限太多,廚房和衛生間都不要裝傳統式水龍頭。出水方向和水流固定,往往台盆邊角很多縫隙都無法清潔到位。女生想洗劉海,一抬頭就碰到腦袋,體驗不好。
相比之下,更建議安裝抽拉式水龍頭。相比傳統水龍頭,多了一根可伸縮的管子,使用更靈活,清潔也更徹底。現在抽拉式水龍頭支援至少2種以上出水模式,可以切換水柱或花灑模式,出水更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