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外掛刷歌”利益鏈:有人三天被騙 30 萬元
更新于:2025-03-26 05:30:54

IT之家 3 月 24 日消息,日前網易雲音樂官方微博發文打擊“聽歌外掛”行為,並對涉及“代練”刷歌的 1 萬多個帳號進行了治理。據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這一現象背後隱藏著一條複雜的利益鏈,大量投機者通過“外掛”課程和“代掛”服務,試圖在各大音樂平臺的“音樂人計劃”中獲取播放量激勵收益,相關課程價格從 1 分錢到上萬元不等。

IT之家注意到,近年來為鼓勵原創音樂人,各大音樂平台紛紛推出“音樂人計劃”,原創音樂人可通過作品播放量獲得激勵收益。然而,這一原本旨在支持原創的計劃卻被投機者盯上,他們利用虛擬播放機和自動化工具虛增播放量,以獲取平臺收益。在電商平臺上,大量商家售賣“聽歌外掛”教程或提供“代掛”服務,聲稱“每天操作半小時,無腦月入上萬元”。以閑魚為例,在一天內發佈相關商品的商家就超過 100 個,涉及網易雲音樂、騰訊音樂、抖音汽水音樂等多個平臺。

“我們只需要用大量的小號去給自己的音樂人歌單刷播放次數,每月就能輕鬆收穫 5000 元。趕緊操作,不要錯過風口!”在一份“聽歌外掛”教程中,商家表示,網易雲音樂人可通過在平台上傳原創歌曲,當歌曲播放量達到 1 萬時,單機可收穫 40—60 元收益。

具體刷量流程為:先購買網易雲音樂小號,然後在網頁或在虛擬模擬器上批量掛機(至少 50 個視窗)刷播放量,單機收益將漲到 100—150 元左右。即每天只需要輕點掛機操作,打開播放音樂,每個月就能到手 3000—5000 元。

然而,這種看似輕鬆的賺錢方式背後卻暗藏風險。據業內人士透露,“聽歌外掛”教程大多沒有實際效果,技術更新和刷量控制需要更專業的操作,月入過萬更是忽悠人的

此外,市場上還出現了大量騙局,有消費者在“幫原創歌手打榜賺零花錢”的群裡被騙走 30 萬元。受訪者稱,因輕信匿名快遞寄來的中獎資訊,掃碼進群后發現是給原創音樂打榜的專案,需下載 App,按先投入再返利模式掙錢。起初小金額投入返錢快,大金額投入時出問題,去年 10 月三天內被騙 30 萬元,至今錢未追回。

調查還發現,部分“聽歌外掛”教程存在大量重複內容,售後服務也缺乏實質性説明。

從法律層面來看,投機者的刷量行為面臨多重風險。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周垂坤律師指出,此類行為可能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 266 條,構成詐騙罪,情節嚴重的可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若通過非法軟體或技術手段破壞平臺數據系統,則可能涉嫌破壞計算機資訊系統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