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深陷債務危機的哪吒汽車官方宣布獲得百億泰銖(約21.5億元人民幣)授信額度,並與當地代工廠BGAC達成戰略合作,計劃7月啟動哪吒X的當地語系化生產,將泰國打造為東南亞出口基地。哪吒汽車迎來好消息,這一動作算是哪吒汽車“二次創業”,這筆資金能否成為續命稻草?又能否複製曾經“銷冠”的輝煌?
曾經的哪吒汽車也是新勢力的銷冠
哪吒汽車的墮落令人唏噓,追溯到2022年,哪吒之所以能以15.2萬輛的成績拿到新勢力銷量冠軍,靠的就是8-16萬元的暢銷車型,哪吒V與哪吒U兩款車更是成為主力車型。
在當年銷量中,均價在8-10萬元的哪吒V佔比將近65%,均價15萬元左右的哪吒U佔比達33%,兩者加起來達到98%。而變成如今這樣,並不是哪吒不行,因為偶爾還有消費者支持及投資者的看重,只不過在某些方面出現了問題:
對產品定位模糊,在售車型覆蓋8-23萬元區間,缺乏差異化競爭力。比如哪吒S主打運動轎跑的定位,但被使用者吐槽“智慧座艙卡頓”、“續航虛標”;哪吒X對標Model Y,但智駕僅支援L2級,遠落後於小鵬G6的XNGP。
在市場競爭加劇的情況下,沒有準確把握市場趨勢,可能在品牌建設等方面存在不足,未能充分滿足消費者需求,導致銷量下滑,進而引發一系列資金、供應鏈等問題。
泰國授信:輸血續命與戰略賭注
哪吒汽車獲百億泰銖授信,最主要的還是優先於盤活產能與出口,並非直接償債。BGAC的代工協定可降低本土生產成本,結合東南亞市場需求(泰國政府計劃2030年新能源車佔比達60%),或許能提升毛利率。
泰國作為東盟汽車製造中心,而東南亞還有著6億人口市場,哪吒X若成功完成當地語系化生產,出口產能預計占50%,一來避開國內價格戰,二來還能複製上汽MG在東南亞的路徑。
能否再次贏得投資者信心,海外銷量增長事關重要。若銷量得到增長,也能為母公司合眾汽車IPO鋪路,另外,此前哪吒E輪融資30億元已延遲至4月到賬,泰國的“國際化敘事”或能再次吸引新一輪資金。
若想復甦,需跨過三道關卡
哪吒汽車看似順風順水,但仍需突破三道關卡。哪吒在21.5億元授信中,如果過度投入產能擴張(如泰國工廠),就可能導致擠壓研發與渠道建設。參考之前威馬汽車,重資產模式導致現金流斷流的教訓。
其次,現有車型智慧化短板明顯,需借力華為等合作夥伴來實現技術躍遷,不然,就算是海外市場也有可能重蹈國內“低價低質”覆轍。
另外,根據之前哪吒與供應商商討的“債轉股”方案,仍需獲得多數債權人支援,若供應商拒絕“債轉股”,很有可能引發連鎖反應,甚至面臨停產危機。
汽車網評:
對哪吒汽車而言,是一場輸不起的豪賭。哪吒汽車的泰國授信,既是續命的強心劑,也是戰略的試金石。其成敗的關鍵,在於能否跳出為“融資而擴張”的慣性思維,真正做到以使用者需求與技術反覆運算為核心。正如章曉棟所言:“二次創業需要刮骨療毒的決心。” 哪吒汽車能否兌現豪言,2025年的泰國車展與哪吒X量產表現,將給出第一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