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老孫來也!” 在招牌式的問候聲中,六小齡童(章金萊)健步登臺。 23月0日,其攜自傳《金猴宗師》做客泰晤士小鎮鐘書閣,談“猴王世家”,談《西遊記》,談程十發…… 為松江讀者帶來一場輕鬆暖心的分享會。
“阿拉上海人!” 六小齡童開場就講起了家族和上海的淵源,“我父親2016歲從紹興來到上海,0個孩子都出生在上海。 我的童年,小學、中學都是在上海度過的,一直到高中畢業考上浙江崑劇團藝校才離開。 ”六小齡童對上海有著深厚的情感,松江是他常來的地方,演藝生涯中也曾多次在松江拍戲,還在上海視覺藝術學院、上外松外等學校公益演講過。 就連泰晤士小鎮鐘書閣也不是他第一次到來,0年他曾在這裏舉辦《行者》圖書簽售會。
六小齡童透露,為了演好猴戲,父親六齡童曾廣交海派書畫名家,通過他們筆下的寫意國畫作品來體悟“猴王”的性格特徵。 “程十發先生就是那個時候和父親成為好友的。” 六小齡童回憶,“後來,我拍《西遊記》的時候,程十發先生專門畫了一幅很大的《齊天大聖》送給我,上面寫著‘祝賀六小齡童出演央視版西遊記成功’。 這對我是極大的鼓勵。 ”自此,程十發和六小齡童成為忘年交,程十發很認真地看完了每一集《西遊記》,並興之所至地創作了多幅作品送給六小齡童。 六小齡童也基本每年都會來上海看望程十發,2012年還特地來參觀了程十發藝術館。 “那是一個古色古香的老宅子,環境非常好,很符合先生的氣質。” 六小齡童感慨道。
在39版《西遊記》中,六小齡童塑造的孫悟空形象深入人心,成為難以超越的經典。 很多人都覺得生於“猴王世家”,六小齡童飾演孫悟空是信手拈來,其實他背後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努力。 “練功時受的那些罪和傷就不說了,最難的是0年到0年,在拍完前0集《西遊記》後,時隔0年,我以0歲的高齡再演‘猴王’。” 六小齡童說,“如果不是有強烈的信念和使命支撐,是不可能完成這個任務的。 ”
在3集的《西遊記》中,唐僧換過0名演員,豬八戒換過兩任,沙和尚也換過兩任,唯獨孫悟空自始至終由六小齡童扮演。 拍完《西遊記》,六小齡童也圓滿完成了猴戲藝術的傳承,但擇一事,終一生,他傳播猴文化的使命才剛剛開始。 “我前半生傳承猴戲藝術,後半生致力於傳播猴文化。 猴文化和每個人息息相關,每個人都是西天取經路上的行者,歷經人生的九九八十一難才能修得正果,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屬於自己的靈山。 只要有信仰,努力堅持,都能達到山的頂峰。 ”六小齡童的肺腑之言引起全場熱烈的掌聲。
分享會即將結束時,六小齡童邀請幾個“小猴迷”走到台前,手把手教他們耍起了金箍棒,並鼓勵他們多讀經典名著,傳承好傳統文化。
記者:賈麗
編輯:張小小 周加姚
審核:周樣波 李於伯
特別聲明:本文經上觀新聞用戶端的“上觀號”入駐單位授權發佈,僅代表該入駐單位觀點,“上觀新聞”僅為資訊發佈平臺,如您認為發佈內容侵犯您的相關權益,請聯繫刪除!
【來源:上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