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企業開始意識到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性。 本文為“2025中國餐飲產業節”上的圓桌論壇環節實錄,紅餐網整編並首發。
整個餐飲產業鏈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週期,企業的經營管理、理念都需要與時俱進,才能適配當前精細化運營管理的需求。
如何降成本?大龍燚通過集采,讓供應鏈成本降低了5%-8%;珮姐重慶火鍋通過調整門店模型,把門店投資從500萬降到200萬,又降到70萬,人工成本控到18%以內,房租控到10%左右。
羅二火鍋選擇在流量商圈非流量口的位置開店,同時把房東、供應商都發展成股東,降低開店成本;肥肥蝦莊梳理品牌的拳頭產品和顧客需求,全方面提升從食材選取到烹飪技術的各環節,優化顧客從進店到用餐到離開的流程;順新暉則通過集采採購、庫存管控、數據預測等方式,幫助企業降本增效,做到總成本領先。
精益企業中國(LEC)精益服務總監陳勇更是直言,“任何現狀至少有50%的改善空間”。這意味著,越來越多企業開始意識到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性,但在方法論上還需要進一步提升。
近日,在“2025中國餐飲產業節”上,柴大官人聊品牌主理人柴園、大龍燚火鍋創始人柳鴚,珮姐重慶火鍋傳承人顏冬生,羅二火鍋創始人、四川省火鍋協會副會長劉凡,肥肥蝦莊聯合創始人柴影,精益企業中國(LEC)精益服務總監陳勇(老布),順新暉業務發展總監朱尚共同圍繞《餐飲新時代的經營之道》進行深度探討。
柴園:面對今年依然極具挑戰的消費環境,各位能否分享一下各自品牌發展或者經營策略的關鍵詞?
劉凡:羅二火鍋成立於2021年,2023榮登大眾點評必吃榜,大家都說羅二火鍋成都近幾年火鍋市場的黑馬品牌。在如此“卷”的市場,我們怎麼活下來的?我覺得要具備幾個關鍵的能力:
第一,保持持續進化的能力,不斷突破自己。對於羅二而言,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產品方面,羅二從產品品質、製作工藝等方面不斷深究和考究。服務方面,我們在平臺收到差評,就會反思是哪裡沒有做好,是菜品、服務還是哪裡出問題了。
第二,從消費者的消費動機出發。客戶需要什麼樣的場景,我們就滿足他。這幾年出現了輕社交需求,我們對餐具、桌椅都做了調整,滿足這一需求。
第三,在各方面做同客單價里最好的。消費者只有兩種,一種是愛我們的,一種是不愛我們的,應該要把愛自己的人維護好。
△羅二火鍋創始人、四川省火鍋協會副會長劉凡
顏冬生:我們有三個關鍵詞:
第一,成本最小化、銷售最大化。我們跟大龍燚等三家品牌集采,讓供應鏈成本降了5%~8%;公司扁平化改革,所有人到門店工作,去年3-9月,珮姐一個月的人力成本降了130多萬,門店人力成本從佔比20%多降到現在的18%以內;品牌的核心不變,珮姐重慶火鍋的核心就是做品質、好吃、地道的重慶火鍋。
第二,一切經營在門店。公司所有的部門都是給門店服務,不能創造效益的部門可以不要。像珮姐合併了一些門店,裁撤了一些部門。
第三,加強創新。今年珮姐要加大力度做產品創新和場景創新,我們把門店打磨好以後,在核心的品質、好吃等基礎上,還要有顏值。
△珮姐重慶火鍋傳承人顏冬生
柳鷙:大龍燚是一個成立了12年的品牌,每年的關鍵詞是“活下去”。圍繞“活下去”,我們有幾個具體的動作:
一、夯實供應鏈,通過集采降5%-8%的供應鏈成本。
二、產品創新,每年、每個季度,都根據時令來調整產品結構,進行產品上新。
三、持續反覆運算門店模型,比如,去年推出了球迷主題店,今年跟空港集團合作,打造大龍燚黑金店。
四、人才梯隊的培養,向優秀的同行學習,進行人才培養以及人才體系建設,以適應日新月異的餐飲環境變化。
△大龍燚火鍋創始人柳鴚
柴影:我從以下兩個方面跟大家進行分享:
一、深刻瞭解肥肥蝦莊的拳頭產品,從食材選材到烹飪技術都全面把關,全方位提升產品品質。同時持續優化顧客從進店到用餐結束的每個環節,從熱情周到的服務、舒適的環境到及時有效地溝通,吸引新客源的同時,也會穩固老客源。
二、我們計劃在行銷、創新領域加大投入力度,線上利用社交平臺、美食類APP等,進行品牌和產品宣傳;線下做一些跨界聯名,跟黃鶴樓、必勝客聯名,提升顧客體驗感。通過不斷創新,深入瞭解顧客多樣化的需求,並且及時回應,就能穩步前行,實現品牌的長遠發展。
△肥肥蝦莊聯合創始人柴影
朱尚:順新暉是順豐和美國夏暉合資的新品牌,擁有大概50年做連鎖餐飲的經驗,為連鎖餐飲輸出高標準化和高品質的知識和經驗。去年我們在海外進行佈局,目前已經拓展了東南亞、韓國、歐洲、美國、大洋洲等海外市場。
關於消費的關鍵詞,有一個詞我印象比較深刻——質價比,就是消費者希望去外面吃得很便宜,但是要求服務和品質很高。對於餐飲企業來講,這會降低它的毛利、利潤,生存會更加艱難。而我們作為供應鏈公司,希望和餐飲品牌共同攜手做到總成本領先。
△順新暉業務發展總監朱尚
陳勇(老布):我講幾句在精益裡面關鍵的話:任何現狀至少有50%的改善空間。各位企業家,當你的團隊在探討,需要額外的資源和能力才能解決問題的時候,讓他們學一下精益,不需要增加資源能夠改善效率。
△精益企業中國(LEC)精益服務總監陳勇(老布)
柴園:當下,消費群體對餐飲需求呈現“性價比”與“情緒價值”並重的特點,各位能否結合品牌自身經驗或者一些行業案例,分享一下如何通過產品創新、場景設計或行銷手段去更好滿足這一需求?
顏冬生:珮姐有600萬粉絲會員,有70%是女性。三八婦女節,我們在上海做了一個女性友好主題店。其實就是“聽勸”,我們在公眾號徵求大家的意見,根據粉絲的建議,對這個店的場景、產品的顏值都做了研發。比如說女生吃完火鍋要補妝,店裡就專門設計了一個補妝的區域。
我們還在店裡做了一面牆,讓顧客給我們提各種各樣的建議,根據這些建議進行產品、場景的創新。
△圖片來源:珮姐老火鍋公眾號
柳鷙:我們主要是抓一些熱點進行創新。春節到現在最熱門的IP是哪吒,我們上新了一款哪吒酒,把鮮切吊龍擺盤成了混天綾的模樣,哪吒的再生身體是藕,我們就用藕做了一款產品,然後結合門店其他的產品,推出了哪吒套餐。我們還推出了憑藉哪吒電影票根打折的活動,獲得了很多媒體的關注,順勢做了二次行銷。
根據社會熱點,結合自己的特色產品,做產品微創新,加上軟裝設計等,進行低成本的行銷、創新。
劉凡:從產品研發角度出發,我們不會拍腦袋想,會讓營銷團隊或者廚師長看顧客的評價。比如顧客說我們家的火鍋好吃,比鞋底都好吃,我們就開發了一款“鞋底豆干”,還是豆干,只是弄了一個鞋底的造型,客人也是會心一笑,並且引發了不少話題討論。
第二,我們的酒水也不是按照常規的做法,夏天會裝到“滅火器”裡面,還會裝到輸液袋裡面,叫“想你的液”。
我給團隊提了三個要求,我們開發的產品不是自己喜歡吃的,而是客人喜歡的,並且能夠感知的。我們開發的原則要麼有極致的形狀、要麼有極致的口味、要麼有極致的顏色,讓客戶可以記住我們。
△圖片來源:羅二火鍋公眾號
朱尚: 我們是供應鏈公司,沒有像餐飲 企業那樣的產品、場景創新。我想分享一下怎麼幫客戶做到總成本領先的,舉幾個例子:
首先是做集合採購支援。根據品牌的需求,順新暉可以結合餐飲企業的物料需求做集合採購,綜合降低採購和物流成本;還可以集合從工廠到大倉的貨源,把全國南來北往的貨品做集合,再根據全國物流幹線,綜合降低上游物流提貨的成本。
其次,在做集合的過程中,順新暉還可以説明品牌方做供應鏈庫存管控,通過分析門店的銷售情況、是否上新品、是否有產品銷售量下降以及是否有營銷活動等資訊,以做進行一個數據預測,然後對上游工廠下達採購計劃。此外,還會計算分配到每個倉的貨量、貨物周轉情況等。
庫存管理對於連鎖企業的降本增效十分重要,提高 庫存周轉效率、降低庫存時間,就能降低庫存資金的佔用壓力,從而節約庫存成本。
舉例來說,有個門店數2000多家的連鎖餐飲品牌,剛開始與順新暉合作時,庫存周轉時間是20-30天,經過順新暉的供應鏈梳理后,庫存周轉降到7-10天,哪怕在過年這種囤貨壓力比較大的時間段,該品牌的庫存周轉仍能保持在這個水準。
第三,倉網布局優化,順新暉在國內外約40城市擁有70+座多溫高標倉庫,能説明餐企優化倉網佈局,將貨品配送範圍規劃在300公里以內,並向門店推薦合理的訂貨頻次,與順新暉已有的體量客戶做門店的配送,整體降低物流成本。
柴影:我分享兩個點,第一,在產品創新方面,研發新品過程中,既要保證食材的新鮮和品質,又要兼顧口味的多元化和獨特性。根據品牌自身的客群,我們會定向推出一些符合客群需求的特色產品。
第二,場景方面,結合湖北特色,推出黃鶴樓聯名店以及櫻花主題店,還有各種沉浸式的體驗店,讓顧客享受美食的同時感受當地的文化氛圍與情感體驗。
△圖片來源:肥肥蝦莊
柴園:這兩年山野火鍋風頭很盛,大龍燚也有一些探索嘗試,想請柳總分享一下,咱們今年品牌的開店策略,尤其是市場拓展方向或者業務模式創新有哪些規劃?背後的考量是什麼?
柳鷙:去年上半年開始,全國吹起了山野風,從裝修、食材溯源上都強調天然、新鮮。這也是迎合了消費者對於食材本身的美好追求,他們想要更天然、更純粹、0添加的東西。我們廣州的合作夥伴有改變的想法,廣州的大龍燚·曠野鮮火鍋是一個改造的門店,之前已經經營了10年。我們花了非常大的成本,從門頭到裝修,包括食材、服務等都進行了提升,就是為了給消費者更好的體驗。
我們還結合年輕人獵奇、喜歡創新的特點,用各種食材形狀的玩偶在門口做了一個快閃。改造之後,這個門店的客群發生了很大變化,年輕人特別多。我們也計劃在成 都複製一個這樣的店。
△圖片來源:廣州大龍燚公眾號
一個品牌不見得只有一種門店模型,我們會針對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嘗試做不同的門店模型。
比如成都的球迷主題店,抓住球迷的需求。去年大龍燚翻新了兩家球迷主題店,這兩家店的營業額至少提升了30%以上,而且球迷的黏性也比較強,這兩家店復購率很高。
再比如我們跟空港集團合作,他們的需求又不一樣,更好的裝修、更好的食材,甚至是更好的服務。我們要在雙流機場開一家大龍燚黑金店,計劃4月初開業。
柴園:肥肥蝦莊作為地標美食名店,已經成為武漢的一張城市名片,不僅是美食象徵、也是文化符號,那在您看來,肥肥蝦莊跨區域發展的過程中,最核心的價值點是什麼?有哪些問題需要特別注意?
柴影:肥肥蝦莊在西安、合肥、深圳都有門店,跨區域發展的速度不是很快。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一直秉承兩個堅持:堅持以消費者為核心、堅持以產品為核心。
堅持以消費者為核心來說,跨區域開店要瞭解不同區域顧客的口味、偏好以及他們的消費習慣,還有當地的文化特點,這很關鍵。我們要因地制宜地調整產品和服務,根據當地對我們產品的認可度做一些研發,而且不能丟失品牌的本色。
堅持以產品為核心這一塊,本著消費者對肥肥蝦莊拳頭產品認可度,加強品控。此外,肥肥蝦莊秉承著“肥肥出品,必屬精品”的原則,不忘初心。
△圖片來源:肥肥蝦莊
柴園:珮姐正在逐漸布局社區店,在這個過程中,珮姐是如何調整門店模型來適配社區消費需求的?目前珮姐的社區店表現如何?
顏冬生:以前珮姐一家店投資要500萬,去年3月份我們在深圳做了一個新模式的店型,投資額從500萬降到200萬,減輕了裝修和人力成本,利潤能達到將近20%。
再做一個社區店模型還可不可以降成本?
我們到深圳八卦嶺去看,這條街有很多老店,開了20、30年還活得好好的。看完之後,我自己帶隊裝修八卦嶺新店,最後這家店200多平,算租金、押金,只花了70萬。
我們以前一家店要18個人,這一家店只有11個人。吃火鍋通常是2-4個人,所以這家店把擺盤變小,做了套餐、小份菜、半份菜,品質沒有變,但人均從100多元降到了100元以內。
這家店開業首月就做了48萬營業額,有7萬多利潤。今年2月份深圳有十多天是沒有人的,這家店還做了38萬多營業額,有將近4萬的利潤。
△圖片來源:珮姐老火鍋公眾號
這個模型做出來后,我們現在是想開更多的店。這個社區店模型,首先要堅持珮姐的核心——品質、好吃不變,然後降低開店、運營成本,投資從500萬降到100多萬再降到70萬,人工成本控到18%以內,房租控到10%左右。這個模型在人多的餐飲街和社區都能開,現在珮姐有4家社區店裝修或在營。
柴園: 羅二火鍋的門店多位於居民樓下或社區商圈,能不能分享下您做社區店的經驗?羅二火鍋接下來的開店策略是否還會堅持深耕社區店?
劉凡: 羅二在成都有12家店,全部都開在社區。
做社區店,選址上要選一個流量商圈能覆蓋的範圍。羅二店鋪的選址,很多人都不想要。我們會選擇在一個流量商圈非流量口的位置開店。商圈有流量,必然帶來高房租、高競爭。我們要做到商圈能享受到的範圍,再通過復購把門店做起來。我們最高的店復購率接近57%。
我們用了很多的方法降成本,比如羅二火鍋金牛店,我們把房東變成股東,讓他把房租降下來。金牛店1000多平方,房租一萬/月,房東有30%股份,現在一個月純利潤加上房租接近10萬。我們把供應商也變成股東,一起參與決策,共同努力把利潤做大。
△圖片來源:紅餐網攝
如果在四線城市開店,我們會考慮商場。在下沉市場,流量比較集中,商場實際上就是一個人流集中的社區,但是我們不會選擇在流量口開店,而是找旁邊的街店,即“外環區域”的店鋪。
柴園:在餐飲行業“微利時代”,精益管理如何説明餐企優化人效與坪效?陳總能否舉例說明落地難點與解決方案?
陳勇(老布):現在大家越來越重視精益管理了,但大家對於精益有一些誤解,企業講人效有一句很流行的話:“三個人幹五個人的活拿四個人的錢”。其實這一句話是胡扯,憑什麼三個人要幹五個人的活?精益的觀點很簡單,就是把五個人的活,通過流程和工序的改善進行優化,讓三個人還是很穩定地幹活,然後老闆多掙錢,員工也輕鬆。
舉個例子,精益服務的河南企業——姐弟倆土豆粉,其工廠的包裝生產線,通過優化流程、提高效率,消除浪費,最後從11個人改成10個人,每班的產量從280件增加到570件。這個案例就證明瞭精益是消除浪費,讓大家相對穩定輕鬆地把工作幹好。
同時,也非常開心看到現在越來越多餐飲企業都開始重視精益管理,不斷優化人效、租金、庫存周轉率等等,最終降本增效,賺更多的錢。
柴園:當前餐飲行業進入新的發展週期,其實是整個產業鏈都發生了巨變,順新暉如何調整服務模式以匹配這些變化?
朱尚:我們作為供應鏈公司,更多通過端到端,整合上下游的資源,保證產品品質和出品穩定。產品就像百年企業一樣,想要一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品質始終如一,是非常艱難的。
順新暉借鑒過去給麥當勞服務的經驗,首先幫企業做到標準化這一核心基石,通過自己打造的硬體、軟體,賦能餐飲企業。產品有了品質,消費者才會來光顧。
我們還説明品牌方打通上游供應商,從供應商的供應商,到客戶的客戶,把這一連串鏈條都打通。並且通過具有客製化、針對性的AI智能軟體,幫自己公司降低成本的同時,回饋品牌方,幫他們降低總的供應鏈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