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長壽動物,99%的人腦海中第一個蹦出來的肯定是烏龜。畢竟“千年王八萬年龜”的俗語深入人心,連《西遊記》裡的東海龍王都養著“萬年龜丞相”。
但實際上烏龜的真實年齡比大家想像中短的多的多,在人類已知的自然界長壽動物排行榜上,烏龜連前三名都擠不進去!
更離譜的是,真正的動物界長壽冠軍不僅能活幾百年,還能“返老還童”,甚至有可能達到永生!前三名的長壽級別也能吊打烏龜,你知道都是哪些動物嗎?
俗話說千年王八萬年龜,很多人到現在還信以為真,但實際上別說千年萬年,只需500年,自然界的烏龜都該化成灰了。目前人類已知的最長壽烏龜種類是野生加拉帕戈斯象龜,它們的平均壽命大約是150歲。
史上記載的最長壽的烏龜“阿德維塔”也就活了255歲,從乾隆年代活到2006年,送走了3代飼養員,死亡時它的甲殼已嚴重鈣化,連抬頭都困難。沒有任何可靠數據和史料能夠證明有一隻烏龜能活成“千年王八萬年龜”!
而且烏龜種族還為了長壽付出了很大代價,全部依賴緩慢的新陳代謝,這導致了烏龜反應遲鈍、行動笨拙,這也就是說,他們雖然活得久,但是感知時間也很慢,當遇到氣候變化或天敵入侵時,烏龜種群恢復速度也比鯊魚等種群慢得多。
絕大多數的寵物龜因錯誤飼養活不過30歲,有的巴西龜被餵到撐死,有的陸龜因缺鈣患上軟殼病,連“長壽象徵”的亞洲廟龜也常被香火熏出肺炎。
相比之下,動物長壽榜前三名各有各的優勢。
第四名的龜龜們活到150歲基本上已經去投胎了,但第三名格陵蘭鯊152歲才剛剛“成年”。
《科學》期刊記錄,2016年,哥本哈根大學科學家用放射性碳測年法發現一條5米長的雌性格陵蘭鯊,年齡竟達392歲±120歲,意味著它可能出生於明朝萬曆年間。
更離譜的是,這種鯊魚每年只長1釐米,到152歲性成熟才能談戀愛,要說“晚婚晚育”,這種鯊魚可比人類狠太多了!
格陵蘭鯊的心跳每分鐘僅5次,游動速度堪比樹懶,代謝率低到讓科學家懷疑它們是“殭屍魚”,它們的表皮也很粗糙,看上去像是被腐蝕了一樣,確實很像“殭屍”。
它們靠吃海底腐肉維生,一生中90%時間在睡覺,“節能模式”直接拉滿。
即便最長壽的烏龜活到255歲,面對格陵蘭鯊的400歲紀錄也只能認輸。更扎心的是,烏龜需要持續進食和活動,而格陵蘭鯊只需“躺平”就能輕鬆贏在壽命終點線。
2005年美國南極科考隊發現一塊高2米的南極海綿,經生長紋測算它可能已存活了1500多年。這種動物終身固著在海底岩石上,靠過濾微生物為生,代謝速度比烏龜還慢100倍。
極端環境煉就了南極海綿的超長待機能力,在-2℃的漆黑海底,南極海綿的細胞分裂週期長達30年。如果把人類細胞比作5G網路高速更新,它們的細胞就像用撥號上網傳檔。
加拉帕戈斯象龜在30℃的島嶼才能舒適悠閒地生活,但南極海綿在冰封世界里還能硬扛千年。當科考員切開一塊千歲的海綿標本時,其內部結構可能依然完好,但要是換成烏龜的骨骼,也許已經變成化石了。
最離譜的是,2012年《化學地質學》雜誌登載的一項研究估計,世界上有的玻璃海綿已經活了上萬年了!活了上萬年,這還不是第一名嗎?
就在大家還在胡思冥想長壽冠軍到底是什麼硬核動物時,輕柔的燈塔水母悄無聲息地奪得了桂冠。
《自然》雜誌記載,1996年,義大利熱那亞大學的科學家在顯微鏡下觀察到驚悚一幕:一隻成年燈塔水母突然蜷縮成“肉球”,24小時內變回水螅體幼崽,重新開始生長。這一發現直接顛覆了生物學界對壽命的認知,燈塔水母是唯一已知能逆轉生命周期的動物。
日本九州大學持續15年的實驗顯示,只要環境適宜,燈塔水母可以無限重複“成年→幼體→成年”的迴圈。好傢伙,一輩子活到頭,你以為它要死了,結果人家一鍵重啟人生了!
九州大學實驗室編號“TT-038”的個體已存活28年,相當於人類活到2800歲,相比之下,最長壽的烏龜加拉帕戈斯象龜“阿德維塔”活了255歲,不過是燈塔水母壽命的零頭。
即便在危機四伏的海洋中,燈塔水母也能靠“重生”技能躲過災難。當遭遇天敵攻擊或食物短缺時,它們還能主動觸發“退化程式”,變回幼體等待時機。其他動物拚命延長壽命,而燈塔水母直接改寫了生命規則,這豈不是直接殺死了比賽!
燈塔水母能夠通過無限重啟幾乎達到永生,那有沒有動物比它更牛呢?還真有!那就是水螅,如果它能參賽,那這長壽比賽就不用辦了,因為排行榜會直接被各種水螅占滿。
2015年德國基爾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水螅體內98%的細胞是全能幹細胞。這意味著即便把它切成20段,每一段都能在72小時內重建神經系統、觸手和消化腔。這就叫“任何殺不死我的,都會讓我再生倆”!
更離譜的是,《實驗老年學》記載的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1998年啟動的實驗室觀測顯示,在無天敵的恆溫環境中,水螅群體已存活1400代(約42年),且未出現任何衰老跡象!
格陵蘭鯊用“躺平”對抗時間,南極海綿用“靜止”保存能量,而燈塔水母直接掀桌重來。相比之下,烏龜看似悠閒,實則被沉重的甲殼和緩慢的進化拖累。
如果讓你選擇,是像烏龜一樣背負歲月緩慢前行,還是像燈塔水母般靠一次次的重啟人生永葆青春呢?
資訊來源:
《自然》《科學》《海洋生物學》期刊、劍橋大學資料庫、史密森尼學會官網
澎湃新聞@科技日報《漲知識|盤點地球上最長壽的10種動物,兩種或可“永生”》2025-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