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君”這名頭可不是白叫的!
深夜的俄羅斯遠東森林裡,一隻東北虎正啃著剛逮著的馬鹿,嘴角還掛著血絲。百十米開外的樹窠子里,五六雙綠瑩瑩的眼珠子直打轉:那是西伯利亞狼群在踩點。領頭的灰狼爪子扒拉了半天雪地,末了還是夾著尾巴帶弟兄們溜了。
這場景擱東北老林子裡三天兩頭就能瞅見:號稱"團隊作戰專家"的狼群,見著獨來獨往的老虎愣是連口剩飯都不敢搶。(這點比不上老棕熊,研究發現棕熊喜歡跟在東北虎後面撿剩飯)
老話總說"好虎架不住群狼",可現實卻是狼群瞅見老虎跟見了活閻王似的。俄羅斯科學院最新研究整明白了,東北虎數量往上躥一截,方圓五十里地的狼群指定得縮水一大截。
翻遍老毛子一百多年的動物檔案,壓根找不著老虎被狼群弄死的案例,倒是老虎掏狼窩、咬死狼崽子的記錄摞起來能有一尺厚。這事兒比東北大冬天舔鐵欄杆還讓人納悶:狼群不是最講究"兄弟齊心其利斷金"嗎?咋就幹不過單蹦兒的老虎?
咱先嘮嘮這硬體差距。成年東北虎隨隨便便四五百斤打底,站起來2米多,虎爪子張開比我洗腳盆都大,一巴掌下去能把小轎車引擎蓋拍出坑。反觀西伯利亞狼,最大個的也就七八十斤,擱老虎跟前就跟袖珍泰迪見著藏獒似的。
動物圈有個死理兒,食肉動物體重差超過三成,基本就是老子打兒子。老虎喘個粗氣的動靜,都能嚇得狼崽子拉稀。
但光塊頭大不算本事,東北虎那身殺人技才叫絕活。這貨天生就是為乾架生的:後腿一蹬躥出去比獵豹還快,虎爪子揮起來帶著呼呼風聲,咬合力直接幹到五百公斤,相當於把五個東北大漢的牙口攢一塊兒使。
老虎打架會看人下菜碟,抓野豬專咬脊椎,乾黑熊專拍鼻樑,收拾狼群更是有絕招,先拿前爪左右開弓扇大嘴巴子,再逮住領頭的往死裡啃。
老毛研究員親眼見過,七匹狼圍住隻母老虎,結果人家一巴掌給頭狼扇出三米遠,扭頭就咬斷了二把手的脊椎骨,剩下五匹狼當場收拾東西跑路了。
狼群那套人海戰術擱老虎跟前純屬白給。電視劇裡動不動整出三五十匹狼那是扯蛋,現實中西伯利亞狼群超過八匹都算大戶人家。這幫狼拖家帶口帶著崽子,真碰上老虎就跟送人頭沒兩樣。
前些年有群不信邪的狼試過車輪戰,結果發現根本耗不過,老虎“山君”這名頭可不是白叫的。
生態壓制也是一方面。東北虎這山大王當得賊講究,不光要吃好喝好,還得把方圓百里的刺兒頭都收拾服帖。科學家發現個怪事,但凡老虎扎堆的地界,狼群就跟耗子躲貓似的繞著走。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蘇聯人瘋狂逮老虎那會兒,遠東狼群數量蹭蹭往上漲,等八十年代老毛開始保護老虎,狼群立馬縮水一半多。合著這大貓不光能打,還會搞計劃生育,把狼群擠兌得不敢下崽兒。
這事兒細琢磨挺哏兒。狼群平常見著棕熊都敢上去薅兩把毛,咋就栽在老虎手裡?根子就在生存策略上。老虎是憑手藝吃飯的獨行俠,單槍匹馬就能放倒千斤重的野牛,狩獵成功率能到小四成,比狼群高出兩倍不止。
狼群整得跟傳銷團夥似的,全靠拉人頭搞圍毆,碰上硬茬子就抓瞎。更憋屈的是,老虎專挑狼群的命門下手:開春狼崽子剛會跑那陣兒,老虎就跟裝了北鬥導航似的,一掏一個準兒,直接把狼群的未來希望連鍋端。
這些狼也是到了血黴了,不但老虎其它們,連同屬貓科的猞猁也經常掏狼窩,妥妥的壓制。
其實動物圈早有規矩,頂級掠食者拼的不是誰兄弟多,而是誰佔的地盤肥。東北虎站在食物鏈尖尖上,把駝鹿、野豬這些硬菜吃得明明白白,狼群只能撿點骨頭渣子。
俄羅斯錫霍特山脈的監測數據顯示,老虎和狼的功能表七成重疊,但老虎能搶走八成的優質肉食。這就好比兩家飯館開對門,老虎是米其林大廚坐鎮,狼群只能支個煎餅攤,客人全讓對門截胡了。
有人再說好虎架不住群狼,您可得給說道明白,在真正的深山老林裡,東北虎那是一力降十會的狠角色,狼群見著它得繞道走。這不是故事里的弱肉強食,而是被百十年科研數據捶死的鐵律,猛虎過境,群狼退避。
圖片來自網路侵聯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