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晚,媒體人、足球經紀人趙震在社交媒體上發佈長文,批評了伊萬在國足對陣沙特比賽里的臨場調整。
去年贏了兩場,伊萬就從老糊塗變成老神仙了,但是吧一打沙特,又變老神經了。
就是伊萬現在的首發雖然是菱形中場,但他都不是申花那種兩個8號位的菱形,而是使用兩個邊前衛,一個前腰的菱形。老球迷都記得,這種陣型高豐文時代的國家隊特別愛用,那是上個世紀的80十年結束,那時候咱們國腳都沒出生。
就是這場比賽排出來的首發你就會發現,沒有一個人能在中場拿球組織。兩個邊前衛不是這個特點,前腰韋世豪是客串的,更不是這個特點。唯一的後腰王上源呢,他是進攻時專盯防守球員,防守時凈跑空位。
當然了,你都排出這麼抽象的陣容,打法其實也就很簡單了。拿球找張玉寧,然後利用他的本身能力分給就插上的隊友。一旦進攻不成,馬上就地反搶,希望可以有前場反擊的機會。但是上半場中國隊大部分時間是收縮在自己30米的區域密集防守,如果是這樣的打法,那疑問就是你還不如用徐皓陽和李源一首發,你中前場五個清一色的進攻型球員,然後收縮防守,這個邏輯實在是看不懂。
首發的邏輯混亂,那換人的邏輯就更混亂了。蔣光太受傷不說了,中場兩個換人,換上拜合拉木沒問題,但是他替下的不應該是張玉寧嗎?這個時候你10打11,比分是0-0,肯定是全力防守伺機反擊了。沒有速度的張玉寧在前場幾乎沒有作用了,讓拜合拉木一人頂在前面,一是可以加強逼搶,二是可以利用他的速度打反擊,同時呢他技術粗糙也不會給防線帶來太大影響。換下曹永競沒問題,但是不應該讓塞爾吉尼奧上,韋世豪打左邊,謝文能回到右邊。這樣可以增加我們中場的傳身後球能力。
然後我們看到拜合拉木在邊前衛位置上帶球被斷,沙特領先。這之後伊萬的換人就和小組賽客場打韓國一樣,他不是想扳平,而是想守住0-1的敗局。比分落後接連換上來的是李源一和徐皓陽這樣的防守更好的球員。最後時刻當沙特隊使用腦震蕩條款我們多了一次換人時,伊萬竟然是用邊後衛胡荷韜出場打邊前衛。比賽的最後階段,因為中國隊根本不上去逼搶,沙特隊甚至多次做出兩人連續傳球的調戲性動作。賽前我們還在說齋月對沙特隊有沒有影響,看了比賽我們該懷疑到底沒吃飯的是誰?
怎麼說呢,伊萬還是那個伊萬,沒因為兩場比賽的勝利就突然脫胎換骨了你說換個教練會不會更好?看看印尼的克魯伊維特似乎不會,但看看沙特和澳大利亞似乎又會。其實換教練這個事就是這樣,換人之後會怎麼樣不知道,但是不換會怎麼樣你肯定會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