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數學與藝術浪漫對話,會有怎樣的精彩?3月21日,重慶八中渝北校區舉行初2027級數學美術跨學科文化節成果展,師生們聯合創作的40余件藝術作品,讓大家領略了新教材背景下數學與美術“夢幻聯動”帶來的獨特之美。
據介紹,本次跨學科文化節共收集了70余件作品,展出的只是部分作品。記者在現場看到,從色彩大膽的低多邊形立體模型,到運用數學原理設計的抽象雕塑,再到根據對稱特性形成的藝術裝置……作品既融合了數學的嚴謹與邏輯,又不失藝術的審美與情感。
“我們小組的作品名叫《自由的修狗》,是通過摺紙和拼接的方式,將低多邊形風格的平面圖立體化,形成兩隻漸變色的低多邊型立體小狗模型。”該校初2027級(12)班學生黃彥兮介紹,他們小組將“二維”的繪畫作品,“升級加工”成了“三維”模型,用簡潔流暢的線條和可愛的動物形象,表達心中對自由和美好事物的讚美。
▲該校初2027級(12)班學生黃彥兮和同學們一起創作的作品《自由的修狗》。學校供圖
同班同學宋穎熙和劉玟妍則帶來了作品《數位化未來城市》,作品用日常生活可回收的材料架構了一座未來城市,充滿科技感和未來感的藝術裝置令人眼前一亮。
▲初2027級12班的宋穎熙和劉玟妍帶來的作品《數位化未來城市》。學校供圖
“從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孩子們豐富的想像力和對生活細節的觀察力。”該校初2027級數學教師李靜說。
“此次跨學科文化節成果展是學校學科融合的生動實踐,孩子們用數學的眼光看待世界,用數學的思維去發現問題,並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培養了跨學科素養,提升了綜合素質。”重慶八中2027級數學教師付雅忻說。
據瞭解,此次成果展是重慶八中在跨學科教育領域的一次重要嘗試。學校鼓勵學生將數學知識運用到美術創作中,通過實踐活動加深他們對學科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激發了他們的創新思維。接下來,重慶八中將繼續深化跨學科教學改革,探索更多學科融合的可能性,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更多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