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3 月 21 日消息,份新的報告援引蘋果供應鏈內部消息人士的話稱,蘋果首款摺疊屏 iPhone 重點聚焦於提升設備的能效,以及縮減關鍵部件的尺寸。
韓國新聞聚合帳號“yeux1122”在 Naver 博客上發文稱,蘋果正在對其首款摺疊屏 iPhone 所採用的顯示驅動積體電路(DDI)進行精細化調整,旨在實現設備整體更為輕薄的設計。DDI 是一個關鍵元件,其主要功能是將設備處理器發出的數位信號轉換為控制顯示幕圖元所需的模擬信號。對 DDI 的改進能夠使面板元件更為纖薄,同時降低設備的熱量輸出以及減少電量消耗,這對於摺疊屏手機這類擁有多個顯示幕且空間緊湊的設備來說至關重要。
IT之家注意到,目前,多位消息源已就蘋果首款摺疊屏 iPhone 的關鍵規格達成共識。分析師郭明錤、Jeff Pu 以及博主 @數碼閒聊站 均表示,該設備將配備一塊 7.8 英寸的主顯示幕,以及一塊 5.5 英寸的外屏。各方觀點的一致性表明,蘋果可能已經在該設備的硬體設計方面敲定了諸多重要細節。
郭明錤指出,摺疊屏 iPhone 將採用類似三星 Galaxy Z Fold 的橫向書本式摺疊設計,而非三星 Galaxy Z Flip 所採用的縱向翻蓋式設計。Jeff Pu 進一步透露,該設備目前已進入富士康的新產品導入(NPI)階段,這是蘋果生產時程表中的一個關鍵節點。郭明錤和 Jeff Pu 均預計,該摺疊屏 iPhone 將於 2026 年第四季度開始量產,這意味著其最早有望在明年實現限量發售。
在硬體配置方面,郭明錤聲稱該摺疊屏 iPhone 將配備兩顆後置攝像頭、一顆前置攝像頭以及一個集成於電源鍵的 Touch ID 感測器,這表明蘋果可能會在該機型上捨棄 Face ID,以節省內部空間。此外,該設備預計將採用高密度電池以及鈦合金機身框架,其轉軸部分則由鈦合金與不鏽鋼組合而成。
從尺寸來看,郭明錤認為該設備在展開狀態下厚度僅為 4.5 毫米,摺疊后厚度在 9 毫米至 9.5 毫米之間,相比目前市面上的其他摺疊屏手機明顯更為輕薄。
蘋果一直以來都在致力於優化旗下產品線的硬體效率。以 iPhone 16e 為例,該機型首次搭載了蘋果自研的 C1 基帶晶元,蘋果方面表示這是迄今為止最節能的 iPhone 基帶晶元,且在實際 5G 速度測試以及模擬測試中均表現良好。蘋果正致力於打造每個產品類別中最輕薄的設備,這一趨勢從最新的 iPad Pro 開始,預計今年晚些時候推出的超薄 iPhone 17 Air 將延續這一理念,其也將成為繼 iPhone 16e 之後第二款採用 C1 基帶晶元的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