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遴
新能源智慧農業機器人春耕。
無駕艙智慧拖拉機掛載起壟播種一體機,實現無人化精準聯合作業。
大馬力萬途智慧電動拖拉機以“綠色動力,零碳排放,高效低成本”的方式首次在廈門開展深松作業。
多功能運輸機器人開展運輸作業。
小馬力智慧電動拖拉機開展無人旋耕作業。
伴隨轟鳴聲,無人駕駛拖拉機來回奔忙,翻起層層泥浪;運輸機器人在田間自如穿梭,將油菜花運到指定位置……
3月20日,在廈門市集美區灌口鎮東輝村,四台農業機器人下地“幹活”。這些機器人均由中科原動力公司自主研發。當天,中科原動力廈門國際總部正式啟動運營,“蔬菜智慧農業創新應用基地”同步揭牌並落地東輝村。
作為中國科學院孵化企業,中科原動力自2019年成立以來就專注於農業機器人的研發,目前已形成面向農田耕作全流程的無人化作業技術,公司是農業機器人領域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今年年初,中科原動力廈門國際總部落戶廈門軟體園三期。
智慧化+電動化
提供蔬菜無人化作業 全套解決方案
中科原動力創始人兼董事長韓威介紹,此次亮相作業的農業機器人,兼具智慧化、電動化的特點,既能幹活,又清潔環保。如多功能運輸機器人,可以適應丘陵、山地等多種地形;無駕艙智慧拖拉機已實現L4級別的自動駕駛,作業精度達釐米級。而在能耗方面,“傳統農機加一升柴油乾的活,機器人僅需兩度電就能完成,有效降低了成本。”
“這些機器人聚在一塊,可提供蔬菜無人化作業全套解決方案,涵蓋整地、深松、起壟、旋耕、播種、運輸等全鏈條,使作業效率提升20%以上。”韓威說,農業機器人可以不分晝夜地作業,有效降低人工成本,“像開拖拉機,沒有三五年經驗很難成為熟練機手,無人駕駛拖拉機可有效應對機手短缺的問題。”
產學研合作
推動農業機器人 研發應用與推廣
揭牌的“蔬菜智慧農業創新應用基地”,由“蔬菜無人農場-群體智慧聯合實驗室”攜手海翼集團旗下廈工重工共建。“蔬菜無人農場-群體智慧聯合實驗室”由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資訊技術研究中心、北京市農業機械試驗鑒定推廣站與中科原動力三方聯合組建,在首席科學家趙春江院士的指導下已取得多項技術突破,相關成果曾入選農業農村部十大引領性技術。
按計劃,“蔬菜智慧農業創新應用基地”將作為農業機器人的“試驗場”,為創新技術的落地提供場景支援。同時,該基地也將聯動多方優勢,推動蔬菜智慧農機的應用與推廣,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
韓威說,中科原動力的農業機器人已在黑龍江、四川等國內多地“上崗”,實現商業化、規模化應用。接下來,中科原動力將藉助廈門新能源產業、機械裝備產業優勢,加速釋放產能,並緊抓金磚創新基地建設帶來的發展機遇,加快“走出去”步伐。(文/圖 記者 林露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