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L休賽期選手Rank匯總:TheShy墊底引爭議,RNG全隊訓練量居首
更新于:2025-03-26 01:48:56

  3月20日,隨著2025年LPL第二賽段臨近,網友統計的選手休賽期韓服Rank場次數據引發熱議。從數據來看,選手訓練態度分化顯著,部分明星選手場次低迷,而RNG、WBG等戰隊則保持高強度訓練。

  一、選手個人Rank場次亮點

  1、TheShy

  48場:上單位置墊底,僅相當於其他上單選手(如UP上單437場)的10%。其直播中稱“Rank對職業訓練意義有限”,但長達一個月零Rank記錄(包括大亂鬥)加劇了“擺爛”質疑。

  爭議焦點:粉絲對其賽場狀態下滑(如被369、Shanji壓制)與低訓練量的關聯性展開激烈討論。

  2、Xiaohu

  540場:全聯盟最高,日均超15場,被讚“電競勞模”。其高強度訓練或為WBG中野聯動戰術提供保障。

  3、UP上單

  437場:單人場次第一,遠超其他上單,被視為第二賽段“黑馬”潛力選手。

  4、北川

  僅4場:TT戰隊最低,引發對TT“消極備戰”的批評。

  二、戰隊訓練量對比

  1、RNG戰隊

  全隊1349場:聯盟第一,遠超其他戰隊(如FPX、LNG均破千場)。

  2、TT戰隊

  全隊236場:聯盟最少,且無選手破百場,北川4場成焦點。

  3、IG戰隊

  全隊約575場:選手場次差異大(TheShy 48場 vs Meiko 120場),被質疑“明星選手放養策略”。

  三、數據背後的爭議與討論

  1、Rank與成績關聯性

  高訓練量(如RNG、WBG)未必直接提升賽場表現,但低場次(如TheShy、TT)可能反映競技狀態隱患。

  UP上單的超量訓練被視作“黑馬”信號,而TT的低場次則加劇“擺爛”質疑。

  2、統計局限性

  數據僅統計韓服公開帳號,可能遺漏小號或訓練賽內容。例如,TheShy的低場次或與版本適應策略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