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藍燈才好使!L3法規:自動駕駛車輛必須配備“小藍燈”
更新于:2025-03-26 01:48:52

隨著L3級自動駕駛技術逐步進入商業化階段,工信部最新法規要求再次引發行業關注。根據2021年發佈的《汽車和掛車光信號裝置及系統》標準,自2025年7月1日起,所有L3級及以上自動駕駛車輛必須配備“自動駕駛標誌燈”,即俗稱的“小藍燈”。

這一法規不僅為技術合規性劃定了明確邊界,更通過視覺信號強化了自動駕駛車輛與道路消費者的安全交互。

小藍燈的普及源於國家法規的硬性要求。L3級自動駕駛標誌著駕駛權從駕駛員向系統的關鍵轉移,系統需在特定條件下獨立完成駕駛任務,而駕駛員需在必要時接管。為明確車輛狀態,法規規定小藍燈需在開啟自動駕駛時點亮,通過前後藍色燈光向周圍行人、車輛傳遞“自動駕駛中”的信號,降低因狀態誤判引發的風險。

儘管當前市場主流車型仍以L2/L2+級輔助駕駛為主(無需強制安裝),但車企如小鵬、理想、比亞迪等已提前佈局,既為技術儲備,也為搶佔用戶心智中的“合規安全感”。

小藍燈並非僅為設計符號,其實用價值體現在三方面:通過藍光提示周圍車輛和行人注意自動駕駛狀態,尤其在夜間或複雜路況下,可顯著提升道路參與者的預判能力,減少事故風險。未來可通過燈光顏色或閃爍頻率擴展功能,例如黃色預警提示系統故障,紅色閃爍表示緊急接管需求,形成多層級交互語言。

主流車企已統一採用藍光方案,避免不同品牌信號差異導致的認知混亂。例如,小鵬將燈帶集成於外後視鏡下方,理想則設計為前後車燈中央的大尺寸燈組,兼顧辨識度與警示效果。

小鵬汽車2025款G6、G9等新車型全系標配小藍燈,並為老車主提供限時899元硬體升級服務,覆蓋P7、G6等5款車型,預計6月底交付。這種“眾籌式升級”策略既維護用戶忠誠度,又推動銷量增長。

理想汽車採用更激進的設計語言,將小藍燈嵌入前後燈組核心位置,亮度提升30%,夜間警示效果顯著。

比亞迪測試車已搭載類似設計,小米YU7概念車則首次在尾部雙側引入小藍燈,或成其智能駕駛技術的視覺標識。

小藍燈的普及不僅是法規合規的體現,更是智能駕駛生態成熟的關鍵一步。它通過直觀的視覺交互,為技術安全性與道路協同性設定了新標準。隨著2025年7月法規生效日的臨近,車企需加速技術適配,而消費者則將見證“藍光星河”成為智慧交通的時代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