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第一次裝機全記錄:從硬體盲到點亮成功的蛻變之旅
更新于:2025-03-26 01:43:17

寫在前面:為什麼選擇自己裝機? 從對著配置單抓頭髮的硬體小白,到成功點亮主機的那一刻,我用 15 天完成了從 "伸手黨" 到 "DIYer" 的蛻變。這次裝機不僅省下了 800 元裝機費,更重要的是: 徹底搞懂了電腦各部件的工作原理 學會了硬體相容性排查方法 獲得了遠超預期的成就感 如果你也想體驗這種 "把零件變成生產力工具" 的奇妙過程,這篇保姆級教程請收好!

配置單研究 核心原則:明確需求 > 預算分配 > 品牌選擇 參考工具: 極客灣 CPU 天梯圖(2025 版) 顯卡 3DMark 跑分對比表 記憶體相容性查詢工具(Crucial 官網) 最終配置(總計 ¥8999)

CPU Intel i5-14600KF ¥1899

主機板 華碩 B760M-PLUS WIFI D4 ¥999

顯卡 影馳 RTX 4060 Ti 8G ¥2999

記憶體 金士頓 DDR4-3600 16G×2 ¥598

硬碟 鎧俠 RC20 1TB ¥449

電源 航嘉 WD650K ¥399

機箱 航嘉暗夜獵手 5 ¥159

散熱 利民 AX120 R SE ¥99

工具準備 必備工具: 十字螺絲刀(建議帶磁性) 扎帶若干 防靜電手套 可選工具: 萬用表(測試電源) 手電筒筒筒(查看機箱內部)

第一步:安裝 CPU 與散熱 注意事項: 對準 CPU 防呆缺口(Intel 為三角形) 塗抹矽脂時採用 "米粒法"(約 1.5mm 直徑) 散熱器風扇方向:吹向主板供電區域 2. 第二步:安裝記憶體 黃金法則: 優先插 A2/B2 插槽(雙通道性能最優) 聽到 "咔嗒" 聲后檢查卡扣是否完全閉合 3. 第三步:固定主機板 關鍵操作: 先安裝銅柱再放主機板(防止短路) 螺絲扭矩控制在 0.8-1.2N・m 4. 第四步:安裝顯卡 避坑指南: 確認電源有雙 8pin 介面 顯卡支架建議同步安裝(防 PCB 彎曲) 5. 第五步:理線與測試 理線技巧: 電源模組線按顏色分類 扎帶間距保持 10-15cm

開啟高效便捷新體驗
開啟高效便捷新體驗
2025-03-26 00: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