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增長乏力,AI能否成為庫克時代的救星?
更新于:2025-03-26 00:42:34

蘋果公司近年來在業績增長上顯得力不從心,這一趨勢自2021年第四季度以來尤為明顯。曾經那個以創新引領市場的科技巨頭,如今似乎陷入了低增長的困境。硬體產品的更新反覆運算缺乏突破性進展,而軟體及服務的增長雖穩定,卻難以掩蓋整體增速的放緩。

據統計,過去八個季度中,蘋果僅有三個季度實現了硬體產品收入的同比增長。相比之下,服務收入則表現出更為穩健的增長態勢,六個季度的增長達到了兩位數。這種增長模式使得蘋果的凈利潤增速往往能夠超越營業收入,尤其是在排除一次性稅務或罰款影響的情況下。然而,這種“小修小補”式的發展策略,能否持續支撐蘋果的未來發展,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在庫克擔任CEO期間,他主要致力於優化供應鏈和擴大軟體及服務業務。這些舉措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蘋果的財務業績,但缺乏開創性的產品推出。庫克推出的新產品系列,如Apple Watch、Home Pod、AirPods以及Vision Pro,對蘋果收入的貢獻並不顯著。其中,Vision Pro一度被寄予厚望,被視為蘋果進入“元宇宙時代”的門票,但其市場表現卻令人失望。

硬體產品方面,賈伯斯已經完成了大部分開創性工作。庫克的任務主要是在現有產品線上進行微調和擴展,推出不同型號和外觀設計,以及加強核心產品與週邊產品的融合。這些舉措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市場需求,但缺乏足夠的創新力來推動顯著增長。近年來,蘋果越來越依賴於服務業務的擴張來提振整體業績。

服務業務已成為蘋果增長的重要驅動力。2024財年,服務業務對蘋果營業收入的貢獻達到了25%,對毛利潤的貢獻更是高達39%。然而,這些服務大多是蘋果產品生態的自然延伸,缺乏突破性。App Store收入分賬、iCloud存儲、Apple Music、Apple TV+等流媒體業務以及支付、信貸等金融服務構成了蘋果服務收入的主要部分。儘管這些業務在一定程度上賦予了蘋果“內容屬性”和“金融屬性”,但天花板已經逐漸顯現。

庫克對蘋果用戶的瞭解非常深入,他正確地判斷出大部分iOS使用者具備強大的消費能力且忠誠度較高。因此,庫克的策略是漸進式地向iOS使用者提供更多服務功能,以誘導其增加消費。這一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但面對蘋果龐大的體量,業務增量仍然有限。

中國市場作為蘋果的第二大業務地理分區,其表現對蘋果整體業績的影響不容忽視。然而,近年來中國區的增長速度已經放緩,雖然仍在擴張,但幅度有限。庫克曾表示,2025年的家電國補將對蘋果的中國區業績帶來一定刺激作用,但市場普遍預期這種刺激將非常有限。

儘管蘋果在矽谷大廠中的業績增長處於較低水準,但其股價表現卻十分堅挺。從2024年4月的低點至年底的歷史最高點,股價上漲了59%。市值高達3.28萬億美元,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這主要得益於資本市場對蘋果長期積極因素的看好,尤其是AI技術的發展潛力。

蘋果自宣佈Apple Intelligence以來,投資者和管理層都將其視為一張“倒扣的王牌”。然而,從目前的財報數據和市場表現來看,iPhone 16並未展現出劃時代的創新力。儘管庫克宣稱升級到這一代iPhone的用戶創下了歷代新高,但銷售增長仍然緩慢。Apple Intelligence的演示效果和初期使用者口碑也並未達到市場預期。

在生成式AI方面,蘋果似乎準備不足,投入較少,且缺乏清晰的策略。與谷歌、meta、微軟等科技巨頭相比,蘋果在基座大模型的研發、算力建設以及軟體生態的AI賦能方面都存在明顯差距。iOS生態在全面落後於安卓生態的趨勢下,Apple Intelligence的實現方式也顯得“疊床架屋”,效率和用戶體驗難以超越安卓系統。

庫克和樂觀的投資者都認為,蘋果無需像其他科技巨頭那樣投入大量資源進行AI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他們相信,只要牢牢抓住數十億客戶,靜待生成式AI技術成熟,市場果實就會自動落到蘋果手裡。然而,這種想法是否過於樂觀,仍需時間驗證。畢竟,歷史一再證明,市場領導地位不可竊取,真正的創新需要天才的驅動。

2025年誰還在用AirPods 2
2025年誰還在用AirPods 2
2025-03-30 02: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