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來介紹一個免費的、開源的跨平台備份系統:Duplicati。他支援Windows、macOS和Linux系統,提供了多種備份功能,包括加密、增量備份、壓縮和定時任務等,能夠滿足使用者在本地、網路檔案伺服器和雲端儲存服務上的備份需求。Docker 版本目前支援 x86-64、arm6。
NAS用了很多年,威聯通在同步、備份方面的表現的確是斷檔式存在(Qsync HBS3.0 等工具)。Duplicati在雲平臺的相容性雖然不如威聯通那麼全面,但他的跨平台支援以及端到端加密仍有優勢,進行小規模備份操作起來也更加便利。這對於威聯通NAS來說可以算一種小提升,對於很多新興NAS來說也可彌補相當大的短板。博客站所在的雲伺服器,我也更喜歡通過Duplicati來進行備份工作。
使用 AES-256 加密(或 GNU Privacy Guard)在上傳之前加密所有數據。
增量備份。最初上傳完整備份,之後存儲較小的增量更新,以節省頻寬和存儲空間。
計劃備份。設定計劃任務,程式定時自動保持備份的最新狀態。
歷史版本控制。Duplicati允許使用者保留多個備份版本,方便數據恢復和版本回退
集成的更新器會通知新版本發佈。
多種存儲方式支援: FTP、Cloudfiles、WebDAV、SSH (SFTP)、Amazon S3 等目標。
允許備份資料夾、檔類型(如文件或影像)或自定義過濾規則。
有易於使用的使用者介面和命令行工具。
可以使用 Windows 下的捲快照服務 (VSS) 或 Linux 下的邏輯卷管理員 (LVM) 對打開或鎖定的文件進行正確備份。這允許 Duplicati 在 Outlook 運行時備份 Microsoft Outlook PST 文件。
篩檢程式、刪除規則、傳輸和頻寬限制選項等
部署代碼如下:
version: "3.8" services: duplicati: image: lscr.io/linuxserver/duplicati:latest container_name: duplicati environment: - PUID=0 - PGID=0 - TZ=Asia/Shanghai - SETTINGS_ENCRYPTION_KEY=ydxian1234 # 加密金鑰 - DUPLICATI__WEBSERVICE_PASSWORD=ydxian1234 # Web密碼 volumes: - /share/Container/duplicati/config:/config - /share/Container/duplicati/backups:/backups - /share/Container/duplicati/source:/source ports: - 8200:8200 # 冒號左側可改 restart: unless-stoppedPUID PGID 可SSH輸入 id 帳戶名 獲得。
/backups是備份檔存儲路徑,/source是需要備份的文件目錄,冒號左側全都可自定義
打開Container Station將以上內容粘貼進框內進行創建。
也可SSH連結NAS,通過docker run命令啟動:
docker stop duplicati docker rm duplicati docker run -d --name=duplicati \ --restart=unless-stopped \ -e PUID=1000 \ -e PGID=1000 \ -e TZ=Asia/Shanghai \ -e SETTINGS_ENCRYPTION_KEY=ydxian1234 \ -e DUPLICATI__WEBSERVICE_PASSWORD=ydxian1234 \ -p 8200:8200 \ -v /share/Container/duplicati/config:/config \ -v /share/Container/duplicati/backups:/backups \ -v /share/Container/duplicati/source:/source \ lscr.io/linuxserver/duplicati:latest部署完畢後,瀏覽器網址輸入 NAS_IP:8200 即可訪問。
點擊log in。
輸入上面設置的密碼,對應DUPLICATI__WEBSERVICE_PASSWORD。
刷新一下,就可以進到應用里。
設置這邊,如果說咱們做了反向代理,有些NAS或者路由器並沒有防火牆或者防火牆功能不足,那麼為了安全考慮建議設置一下主機名,只讓特定的伺服器訪問該服務。
使用情況統計按需求來,添加高級選項中是非常多的加密選擇,大家都可以選擇自己需要的選擇。
新增一個備份。
加密方式可選,密碼自定,也可讓系統自動生成強密碼。
本地的話,如下圖所示,本地位置就是backups,但是備份到NAS本機意義不是太大吧~
因為這是容器內部,所以我們只需關注映射的那個路徑,其他雜七雜八的不用管。
按照提示,點擊授權ID。會彈出對應的服務登錄驗證,最後會獲得一個AuthID,叉掉視窗會自動填寫進框內。
點擊測試連結,監測到資料夾不存在,會提示創建。這就已經證明連通成功。高級選項我就先不管了,進行下一步。
選擇映射的需要同步的資源目錄,可以選擇過濾條件等。
設置備份計劃,這個按照需求來。儘可能挑選閒時。
遠端卷大小的意思是,每備份50MB就會自動打包,這就像過去下載大型3A遊戲,一般都會分包下載。備份保留策略也按需求選擇,我一般習慣版本備份,保留3~5個版本,過舊的就刪除。
開始備份~頂部可以設置備份速度
這邊也能看到各種資訊。
恢復也差不多的流程,連接服務,選擇資料夾等等,大家可以自行操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