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汽車 :是科技還是噱頭?
更新于:2025-03-25 22:35:57

最近,汽車與科技領域被一款飛行汽車刷屏了,它就是美國初創公司 ALEF 推出的 Model A。前陣子,ALEF 公佈了一段試飛視頻,視頻里,Model A 成功實現垂直起降,還展示了跨越障礙物、越野等能力。這一消息瞬間引發熱議,畢竟它號稱是業內首個能垂直起降的飛行汽車。

ALEF 公司老闆 Jim Dukhovny 透露,Model A 預計今年四季度量產,合作生產商是為波音和空客供應航空級零部件的 PUCARA AERO 和 MYC。而且,這款車定價 30 萬美元(約合 217 萬元人民幣),已經收穫了 3000 多份訂單,看似前景一片大好。

不過,在驚豔之餘,Model A 也遭到了不少質疑。從外觀上看,它實在難以讓人將其與印象中的汽車、飛行器聯繫起來,有人吐槽它的顏值,甚至覺得還不如普通畢業設計作品。深入研究後會發現,它在設計上確實存在諸多令人費解之處。

從汽車的角度考量,Model A 為實現垂直起降,犧牲了太多汽車應有的基礎性能。它的垂直起降機構類似四旋翼無人機,車身四角的大電扇是關鍵部件。為了讓風扇更好地驅動空氣,車身採用了網格狀覆蓋件,且大量使用碳纖維材料,前後副車架結構簡單到只是幾根焊接的鋼管。這雖然減輕了重量,但嚴重削弱了碰撞吸能能力,安全隱患巨大。同時,它的輪毂和輪胎尺寸、寬度看起來很怪異,目前也未展示出懸掛、傳動和轉向系統的相關結構,很難想像它在地面行駛時的穩定性和操控性會如何。

若將其視為飛行器,Model A 同樣問題重重。它的最終設想形態類似傾轉旋翼機,理論上能提升機動性、穩定性和舒適性。但要實現成員艙的旋轉,需要複雜的兩軸旋轉 + 穩定機構,這不僅增加了結構設計難度和重量,還帶來了新的問題:為承載更大重量,需配備更大功率風扇,可純電驅動的動力電池該如何佈局?其增加的重量又該如何解決?目前來看,這些問題都沒有明確答案。

儘管 ALEF 在融資方面進展順利,創立十年間融資超 4400 萬美元,但這並不代表 Model A 真的具備大規模量產和投入使用的實力。有外網網友評價它像既不好用的風箏又不好玩的帆船,可謂一針見血。在追求創新的道路上,ALEF 勇氣可嘉,但 Model A 距離成為一款成熟可靠的產品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相比之下,國內的小鵬匯天等專業團隊也在積極研發飛行汽車,或許能為行業帶來更多值得期待的成果。

心中最佳的顯卡推薦
心中最佳的顯卡推薦
2025-03-25 22: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