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當下的視角審視,《三國群英傳1》似乎難有亮眼之處。其畫面顯得頗為簡陋,將領數量有限,文臣與武將的設定嚴重失衡,甚至存在玩家想要斬殺將領卻無法實現的情況。這款遊戲唯一能獲得玩家認可的地方,或許僅在於操作簡便,沒有繁雜的內政系統,玩家能夠專注於攻城掠地。然而,這種相對單一的玩法,實則利弊共存。其有利的一面在於,玩家能夠在遊戲過程中體驗到一種暢快淋漓之感;但弊端也較為明顯,進入遊戲中後期,會給人一種格外無聊的感覺。總而言之,該遊戲缺點俯拾皆是,卻難以尋覓突出的優點。然而當年玩遊戲時,玩家的看法截然不同。那時,這款遊戲彷彿有著一種難以言喻的魔力,將玩家深深吸引。
當年,對於絕大多數家中沒有電腦的玩家而言,要玩上《三國群英傳》,著實困難重重。 第一種途徑是去有電腦的同學或親戚家。這樣不僅能蹭電腦玩遊戲,運氣好還能蹭頓飯。可要是去得太頻繁,同學的長輩或者親戚難免會心生厭煩。不過,我本人並未有過這種經歷。畢竟那時我生活在鄉下,在那個年代的鄉下,誰家要是有台電腦,那絕對算得上土豪(18線小縣城,和大城市肯定沒法比的,生活在大城市的玩家不用代入)。但不巧的是,我們那兒當時並沒有這樣的“土豪”家庭。至於親戚家,長輩們對遊戲簡直厭惡至極。就拿我想買個學習機來玩 FC 遊戲這事來說,都艱難得如同登天,更別奢望能接觸電腦了。長輩們往往一句話就堵死了念想:“想都不用想。”
第二種辦法,就得犧牲當時為數不多的零用錢,跑到城裡的電腦房去玩。那時候的電腦房收費堪稱 “暴利”,一小時竟要 4 到 5 塊錢。對於尚是學生的我來說,也就過年拿到壓歲錢時,才有底氣進去盡情玩。平日里,只能東拼西湊些錢,換取半小時或一小時的遊戲時間。有時候對遊戲的執念太深,即便沒錢,也會跑到電腦房,眼巴巴地看別人玩。
在電腦房玩遊戲,還有些煩心事。自己辛辛苦苦存的遊戲進度,常常被別人覆蓋存檔。而且每次去電腦房,大概率用不上上次玩的那台電腦。要是想用回之前的存檔,除了乾等著那台電腦空出來,毫無他法。不然,就只能省著錢,下次再來碰運氣。
《三國群英傳1》的內政及戰鬥極其簡單,那時最吸引我的幾個地方:一年一次的內政,因為可以搜到在野將領,至於搜出來加不加入,那就另說;打敗敵方猛將並俘虜,每年的內政招降俘虜也是很期待的,當心儀的猛將終於決定加入時,那感覺真是太好了;還有就是俘虜那些帶裝備的武將或者搜索時直接出的裝備,也是很讓人高興;10級和20級的武將升遷,新學的武將技也是很期待的。除了這些,貌似遊戲也沒什麼吸引人的地方了。
拿內政來說,像開發和築城,在遊戲中可有可無猶如雞肋,中後期的攻城略地也變得非常乏味,玩下去的動力也就是為了統一通關,那時覺得不通關就是一種遺憾,其實遊戲中後期玩得真的昏昏欲沉。就像文章開頭所說,以現在的眼光,這款遊戲根本沒什麼亮點。
然而現在一些玩家卻說,對於《三國群英傳》系列最想玩的還是第一部,原因還是在於遊戲非常簡單,沒有那麼繁瑣的操作,更適合已經人到中年的玩家玩,可以不費腦,還能重溫一下人生最快樂的那一段時光,能適當的減輕現在的生活壓力。
都說年齡越大,越懷念曾經年青年幼的時光,遊戲差不多也是相同的,老玩家經常會說,曾經的遊戲多麼多麼好,其實不然,那只是我們這一段玩家所喜歡的,所說的老遊戲多麼多麼好也能在我們這一代玩家中引起共情,因為我們都曾經歷過,如果你對現在年青的玩家說,肯定會被嗤之以鼻的。